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古代汉语中赋的特点

古代汉语中赋的特点

古代汉语中赋的特点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有韵文体,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类似于后世的散文诗。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以后,日益向骈对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入律体叫“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赋,称为“文赋”。著名的赋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曹植的《洛神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赤壁赋》、庾信的《哀江南赋》等。

赋的特点

一、语句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句式错落有致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四:内容上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排偶和藻饰是汉赋的一大特征。经历长期的演变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的影响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骈文受赋的影响很大,骈比起于东汉,成熟于南北朝。在文章中广泛用赋的骈比形式,是汉代文人的常习。以至于有些以赋名篇的文章都被人视作骈文。像南朝刘宋的鲍照的《芜城赋》、谢惠连的《雪赋》及谢庄的《月赋》等。

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其中汉赋最具影响。

古代汉语被动句的特点

被动句: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常见被动句有两大类,一种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一种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往往需要结合文意来判断。

1、有标志的被动句

① 而君幸于赵王。(……于……)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见……)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见……于……)

④受制于人。(……受……于……)

⑤为天下笑,何也?(为)

⑥羸兵为人马所蹈藉。(为……所……)(典型的被动句)

⑦若属皆为所虏。(……为所……)

⑧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

2、无标志的被动句往往用动词直接表示被动意思,结合文意判定。

例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被……缠绕

洎牧以谗诛。(无标志。靠动词本身在意念上的一种表现。)

古代汉语中江,河,诗,子指

江是长江古代叫江水

和是黄河古代叫河水

诗是诗经

"子"就多了,孔子\孟子\孙子\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子女什么的!

古代汉语中“恶”的用法

1、读作è,名词。

(1) 过失。例如:君子之遏恶扬善。——《易·象传》

(2)泛指一般罪恶。例如:恶积祸盈。——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

(3) 恶人、坏人。例如:元恶不待教而诛。——《荀子·王制》

2、恶,读作è,形容词。

(1) 丑陋。例如:五曰恶。——《书·洪范》。传:“丑陋也。”

(2) 坏、不好。例如:廉君宣恶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3) 污秽;肮脏。例如:色恶不食,臭恶不食。——《论语·乡党》

(4) 贫瘠。例如:田虽薄恶,收可亩十石。——《齐民要术·耕田》

3、读作wū,代词。

(1)表示疑问,相当于“何”、“怎么”。例如: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4、读作wū,叹词。

表示惊讶。例如:恶,是何言也?——《孟子》

5、读作wù,动词。

(1) 讨厌;憎恶。例如: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荀子·天论》

(2) 嫉妒。例如: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资治通鉴》

(3) 诽谤;中伤。例如: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

(4) 忌讳。例如:大史典礼,执简记奉讳恶。——《礼记》

6、读作wù,形容词。羞耻。例如:无盖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释在古代汉语中的翻译

1、解下。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2、解释。[夫差]乃使行人 奚斯释言于 齐。——《国语·吴语》

3、释放;赦免。怀王竟听 郑袖,复释去 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4、舍弃;抛弃。故释先王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吕氏春秋·察今》

5、放下;放开。有卖油翁释担而立。——宋· 欧阳修《归田录》

古代汉语中“扣”的意思

1. 用圈、环等东西套住或拢住;把门~上。

2. 衣纽:衣~。

3. 绳结:绳~儿。

4. 把器物口朝下放或覆盖东西:把碗~在桌上。

5. 相符,符合:~题(符合题义)。

6. 强留:~押。

7. 从中减除:~除。~发(fā)。

8. 敲击:~人心弦。

9. 食物经调味及预加工后,整齐排放入扣碗之中隔水蒸熟,然后主料覆扣入碟中再泼上用原汁勾好的琉璃的烹调方法。

古代汉语中裹的意思

根据古汉语词典 1.衣襟宽大 李白《嘲鲁儒》“秦家丞相府,不重~人”2.广大 3.赞扬 “先帝最先~之”4.古国名 “幽王辟爱~姒”(褒姒,褒国女子,姓褒)

古代汉语中“莫”的意思 副词

1. ?表示否定,相当于“不”。

举例:而朝鲜帖帖然,莫敢蠢动矣。——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2. ?表示劝戒。不要;不可;不能。

举例: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3. ?表示揣测。或许;大约;莫非。

举例:“师父果若不要我,把那个‘松箍儿咒’念一念,退下这个箍子,交付与你,套在别人头上,我就快活相应了,也是跟你一场。莫不成这些人意儿也没有了?——明 吴承恩《西游记》

通假字(作名词)

1. ?通“暮”。

举例:不夙则莫。——《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2. ?通“膜”。生物体内部的薄皮组织。

举例:搦脑髓,爪荒莫。——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卷十》

3. ?通“漠”。沙漠 。

举例:狄之广莫,于晋为都。——《国语·晋语》

4. ?通“幕”。幕府。

举例:莫府省约文书籍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

5. ?通“瘼”。疾苦,病。

举例:监观四方,求民之莫。——《诗·大雅·皇矣》

通假字(作动词)

1. ?通“谟”。谟划。

举例:秩秩大猷,圣人莫之。——《诗·小雅·巧言》

2. ?通“劘”。削。

举例:而刀可以莫铁,则刃游闲也。——《管子·制分》

3. ?通“慕”。思慕,向往。

举例: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论语·里仁》

通假字(做形容词)

1. ?通“漠”。广漠。

举例:广莫之野。——《庄子·逍遥游》

2. ?通“漠”。寂静。

举例:田莫不见禽而后反。——《管子·小匡》

古代汉语中搁的意思

搁gē

基本字义:

1. 放置,引申为停滞:~笔。耽~。~置。~浅。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手,阁声。本义:放,放置)

2. 同本义[put]

况且我又年轻,不压人,怨不得不把我搁在眼里。——《红楼梦》

3. 又如:搁手(放开手,作罢);搁开(放下,放开);再搁点糖

4. 停顿;耽搁[s;delay]

原来这一向因凤姐病了, 李纨探春料理家务,不得闲暇;接着过年过节,许多杂事,竟将诗社搁起。——《红楼梦》七十回

5. 又如:延搁(拖延耽搁);这事搁一搁再说;搁煞(方言。谓搁置不周转或不流通;耽搁);搁误(耽误)

6. 另见gé

常用片语:

1. 搁笔gēbǐ

[put down the pen and s writing] 放下笔;[写作、绘画]停笔

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林觉民《与妻书》

2. 搁浅gēqiǎn

[take the ground;be stranded] [船只] 进入水浅处,不能行驶;比喻事情遭到阻碍而中途停顿,搬迁问题导致工程搁浅,由于材料供应不上,工程中途搁浅

3. 搁栅gēzhà

(1) [joist]∶从墙到墙平行布置,或放在梁或大梁上来支承铺板、铺面、铺瓦、铺地石板或者顶棚(天花板)的板条或钉板条的木条

(2) [joisting]∶指支承地板的木架

4. 搁置gēzhì

(1) [put on one side;shelve]∶把事情无限期地闲置一旁(如不予考虑)

搁置一项动议

祖冲之虽然驳斥了戴法兴的谬论,但是他所编制的《大明历》还是被搁置了。——《祖冲之》

(2) [s]∶放下;停止进行

事情重要,不能搁置

搁gé

基本字义:

1. 禁(jīn )受,承受:~得住打。~不住揉搓。

详细字义:

〈动〉

1. 经受,承受[bear;stand]

不过是脸软心慈,搁不住人求两句罢了。——《红楼梦》十六回

再结实的身子骨儿,搁得住这么折腾吗?

2. 又如:搁栅(支承地板、楼板或天花板的梁)

3. 另见gē

古代汉语中然的意思

文言中“然”的意思主要有:

对,是。例:然也。

......的样子。例:嫣然。

这样,如此。例:然则。

但是,然而。

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断定或决定,相当于“焉”、“也”。例:穆公召县子而问然。

通假字,同“燃”。例:夜然脂照城外。

以为对,答应,信守。例:然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