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岭的太白山是有名的,有秦岭主峰的风光,有“太白积雪六月天”的盛景。到过几次太白山,只是匆匆的观望,只注意了山的翠绿和深远。今夏又一次走进太白山,却感觉出观山的许多况味来。
进山后的路伴着河畔延伸,两岸是直立的石璧,时而缝隙狭窄,时而宽阔。初夏的山里凉风习习,河水哗哗。曾有书法家赠我幅字“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坐在上山的汽车里,我忽然又想起了这幅字,惊叹大自然的造化和大气。这使我联想起人与自然的关系来,尊重自然,和谐相处是多么的必然和自然。
上到半山腰乘缆车,进入了高山针叶林带,自然景观却是另一番风采了。山坡上的冷杉因了高山缺氧,空气湿气等生长很慢。我注意到那些小树的枝头却长出长长的新叶,老树却几有一点新叶。同行的企业家感悟,这就好比新办企业处于旺盛的成长期,老企业如那老树般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发展。看一个企业的成败是看它能否屹立百年不倒,需要坚持,需要韧性,需要长期的修炼。我想企业家的感悟颇有道理。同行的官员朋友喟叹,秦岭有72峪,每一处都有不同的风水。社会上多对官场有偏见,其实是站在局外。官场也如这太白山的景致。要耐得住清寂,经得起风霜雨雪,守得住诱惑,在坚持中学会稳忍隐,便有造化。一位年长点的朋友说,太白山集纳了大秦岭的精华和风韵,有高度,有深度,有层次,内涵是丰富的'。
在高山攀登途中,发现新添了滑索,可以从一个高山头滑到下一个山头。这项目充满了刺激。在高山上凌空速滑,伴随着滑索摩擦声和呼啸的风声,这是胆大人的干活,却也有几位女士从空中划过令人喟叹。这又引发了争论,有人说就要敢于冒险,这是魄力。有人说滑索再快还是走下坡路,那么快干什么?还有人说旅游就是享受这个过程,内容丰富了才能留下记忆。也有人说换个角度观山望景,乘滑索必然和我们看到的山不一样的。众人皆惊,不一样吗?也许山还是山,景还是景,我想真的不一样。因为你的处境,心境变了,看山的角度,速度,高度自然也变了,能与站在山坡上一样吗?
上山的道上遇见了穿越太白山的驴友,说是还要在这里爬几个山头,住几天的。更有几个年轻的驴友在山上的石头旁支起了炉子熬功夫茶,品得有滋有味的。有老者拄着杖,时不时停下来在小本子上记录着什么。同样是观山,众人的情趣却有这么大的差异。有的是爬上爬下,观景吸氧;有的是寻找刺激与猎奇;有的仅把登山安排成一场活动,呼朋唤友,图的是换个环境议事,于是登山便是设的一个局。有的在观山中演绎些文化出来等等。这条山道上,行走着很多人,心态,格局,境界,志趣和目的是多样的,自然每个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也许这就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区别,也许这就是太白山的吸引力所在,包容万象。
站在太白山上,我想许多人对山的赞美是多余的,人世沧桑,这太白山始终就立在这里,不卑不亢,不以奇花异草显摆,默默的与日月同辉,遇了风霜雨雪也能校正自身,与天地彼此适从。但大山也是有尊严的,伤害不得。滥砍滥罚林木会导致泥石流,还回破坏水土保持,影响气候等,让人类对大自然有了敬畏。太白山的美不仅是大绿和高入云端,更重要的是不怒自威和大气包容,这漫山的动植物,还有山顶的大爷海,都说明太白山的丰富多彩。有圣贤说过人生的三个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是似山,看水是似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登上太白山,您感觉这山仅是山吗?您不觉得一山更比一山高,您不觉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吗?您不感到在大自然中人是多么的渺小,您不认为这山上的每一片绿叶都在互相照应着,才有了大绿?我想起一句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人多做不到,然太白山上的花草树木石头能。我想人也应当向大山学习,乐天命,尽人事,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