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优美散文 - 大学生实践报告

大学生实践报告

我们去过平阴,这是我的实践报告:

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安排的这一次社会调查课,既然选择了文化产业管理这一专业,理所当然就应多关注文化市场这一方面,这次的平阴之行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收获。

伴着丝丝细雨,迈着欢快的脚步,我们开始了平阴之行。资料:平阴县,山东省会济南的市郊县,属沿海经济开放区。平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平阴处于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旅游热线的中心位置,这里人文景观荟萃,名胜古迹众多,是旅游观光、寻古览胜的好地方。先圣孔子曾到平阴讲学,留下了“杏坛遗响”;三国时“七步成诗”的一代才子曹植,曾封王于该县东阿古城;明代文学家、学者于慎行领文坛“一时之风骚”,他读书讲学时的书院以及墓地于林已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地处城南的胡庄尖山教堂,是全国三大圣母堂之一;还有玫瑰镇的翠屏佛塔,洪范池镇南天观等众多的人文自然景观……这一切都构成了丰富灿烂的平阴文化 。

平阴山清水秀,气候宜人,资源丰富。平阴玫瑰是中国传统玫瑰的代表,素以花香色艳、品质优异而著称;名贵中草药阿胶,因始产于该县东阿镇一带而得名,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滋补珍品,曾多次荣获国际金奖和国内优质产品称号;洪范龙池天然矿泉水甘甜纯正;白云岩、石灰石、大理石分布广、储量大,开发价值高总之,平阴有说不完道不完的历史。

来到的当天下午,老师便带我们参观了李沟,这也是我们参观的第一个乡村。远远就看见“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基地”几个大字,不远处,还有好多貌似窑洞的洞,听当地人讲,原来那些都是生产食用菌的地方。第二天我们陆续参观了南崖村,南台村,翠屏山,宝峰寺?一些有着故事的地方。南崖村属于平阴县洪范池镇,位于镇驻地东南一条狭长的山域中。这里以前交通十分不便,今年新修了公路使得这个宁静的山村也热闹起来,因为村中保留大量的古民居,古桥等古老的东西,所以这两年南崖村成了美术创作的人经常光顾的地方,走在村中会时常看到背着画板来写生的学生。南崖村还有一处叫文昌阁,位于村子的西北角,是原来老村圩子墙上的一座石门。青石修砌的拱门借着地势修建于一条河道之上,水大时下面是泄洪的水道,整座阁门就成了一座桥梁,枯水期阁门就是村民进出村子的,上坡下坡的通道。如今,这条河道却成了垃圾沟。听着讲解,只能用大脑来想象当时的文昌阁,睁开眼,看到的仅仅是一个古老的小屋子。石头拱门修建于清康熙年间,门下是已经被磨的发亮的青石板路。走进拱洞抬头望去,块块青石严丝合缝,修建的十分牢固,门洞很深,规整的青石层层堆砌,显示出当时严格的施工要求。拱洞的顶端上嵌一块石碑,上面书写着“文昌阁”三个大字。对比从前的石拱门,如今的它仿佛人到了晚年

此外,我们还参观了青云观。青云观,今庙内存碑最早的就是上面那个这方残碑乃明弘治元年,其余的碑皆为清碑。清代以来青云观得到多次维修而且香火日盛,至民国后期建国前,青云观方开始落败,也许这和连年战火及不安定的生活让善男信女无暇顾及神仙有关吧。再至五六十年代,经历了破旧之后,青云观彻底恢复了平静,也逐渐淡出了村民的记忆。

望着古老的房子,看着老人的眼神,心中不免有一丝悲凉。很奇怪为什么村里静悄悄的,老奶奶告诉我们“村中的年轻人们都外出打工了,妇女们也都到山那头忙活去了。”当我们问到这么古老的房子为什么不整修时,老奶奶说:“庄户人家没有钱,政府也说给钱整修来,到现在还没有消息”听完老奶奶的一番话,心里突然有一丝凉意。此情此景,还能说什么呢?

文昌阁、关帝庙、南台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现在却荒废在我们眼前,人们为什么眼睁睁看着这些宝贵历史财富流失?政府为什么不加以重视?看着眼前这一片古民居,大家似乎都为此在惊叹历史,但是有没有一种即将失去的预兆呢?殊不知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是一片繁华闹市。观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引起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考。

在参观古民居之后,顺便还参观了社会主义新农村。走到村里,你会发现家家户户都是一样的造型,村民开玩笑的说:“有时放羊回来,羊都走错门啦!”站在新农村,对比古民居,显然是焕然一新,但是总感觉空荡荡的。因为,曾经的文明被淹没了?

历史与现代,是将历史保留下来?还是一概现代化?面对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社会,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历史已经慢慢走出人们的记忆

文化,广义上讲,它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

对于传统民族文化,我们应当重视和保护起来。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看似属于纯然的公益事业性文化建设投入,实则蕴涵着非常巨大的潜在效益和长远利益。不仅对实施保护的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在具体的运用中要严格掌握,避免急功近利走样变味的所谓“保护”,成为违反规律的草率操作与竭泽而渔的过度开发,以免动机良好措施不当的“保护”反倒成为毁坏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罪魁祸首。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向来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化的衰退必然使社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必然呼唤一种强势文化的出现。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而在迈向全球化的道路上,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而,传统文化的复苏与新生成了必然,前几年的“读经”运动,近几年的“汉服”风潮,无不是传统文化回归的标志。传统文化是我华夏先民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只要吸取其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它就一定能在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上起到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