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何处

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出自何处

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与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唐代诗人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为: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诗中描写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

2、唐代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意为: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诗中同样描写了目送的细节。

原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释义:

老朋友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鲜花烂漫的三月去往扬州。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代: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难着 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释义: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雪花飞进珠帘沾湿了罗幕,狐裘不保暖盖上锦被也嫌单薄。将军的手冻得拉不开弓,铁甲冰冷得让人难以穿上。

无边沙漠结着厚厚的冰,万里长空凝聚着惨淡愁云。主帅帐中摆酒为归客饯行,胡琴琵琶羌笛合奏来助兴。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2、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赏析: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诗的后两句看起来似乎是写景,但在写景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孤帆远影碧空尽”(释义:孤帆的影子远去,在碧空中消逝)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

李白的目光望着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渐模糊,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可见目送时间之长。帆影已经消逝了,然而李白还在翘首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远远的水天交接之处。

“惟见长江天际流”(释义:只看见浩浩荡荡的长江向天边流去。),是眼前景象,又不单纯是写景。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李白的向往,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神驰目注之中。

诗人的心潮起伏,正像滚滚东去的一江春水。总之,这一场极富诗意的、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的离别,对李白来说,又是带着一片向往之情的离别,被诗人用绚烂的阳春三月的景色,将放舟长江的宽阔画面,将目送孤帆远影的细节,极为传神地表现出来。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最后三句为第三部分,写傍晚送别友人踏上归途。“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释义:傍晚辕门前大雪落个不停,红旗冻僵了风也无法牵引),归客在暮色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

这两句一动一静,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释义:轮台东门外欢送你回京去,你去时大雪盖满了天山路),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释义:山路曲折已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用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将士们对战友的真挚感情,字字传神,含蓄隽永。这一部分描写了对友人惜别之情。

百度百科——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古诗)

百度百科——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