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肥城县知事李传煦的诗作与对联

肥城县知事李传煦的诗作与对联

肥城县知事李传煦的诗作与对联

李传煦,肥城县 (今肥城市 )西付村人,清末秀才,曾任民国县政府县长多年。他自幼聪明好学,20岁考取秀才,纂修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肥城县乡土志》。先后任历城、新泰、乐亭、广饶、清平、曹县、单县、东昌(聊城)、馆陶、临清、乐陵、历城、章丘等县的知事(县长)。63岁卸任于章丘。

李传煦为政清廉,办事公允,其任职地方的人民曾给他赠送德行碑和德行匾达数十块,赞其政绩。他平易近人,任职期间返乡时,进村前先下车马,出村后再上车马。他对普通民众谈吐文雅,彬彬有礼,颇受群众颂扬。建国之后属开明绅士,享受国家生活补贴。1958年逝世,享年87岁。

李传煦除德高望重、政绩卓著外,还是个饱读经书,学识渊博,写作俱佳的出色才子。他的文章功底深厚,行文流畅,文词古雅,言简意赅,感染力强。他写的诗亦很优美,雅俗***赏,寓意深长,耐人寻味。他写的对联对仗工整,言辞新颖,善于用典,令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今就其诗作和对联予以介绍,以飨读者。

一、李传煦创作的的诗歌

1924年前后,李传煦任肥城县知事。在肥邑西北境有一条从西南通往济南的重要通道(南端毛铺段在平阴境),山路及其难行,其中段有小村曰“虎豹川”,山道以虎豹名,可见其道险急矣!有民谣曰:车行虎豹川,步步打响鞭,一辋三开辙,十步九转弯!。是时有善士周茂芳见路上行人及车马很多,行走不便,于是,他带领肥平两县族人、庄乡、亲友及社会善士,修好这条近四十里险道以成通途。这项工程开工至竣工,前后***用了五年的时间,有上百人自发义务修路,所用资金全为肥平两县善士募捐。其中县知事李传煦对这项工程极力支持,并委派县教育委员兼衡鱼高小校长孙孟洲(前衡鱼人)在肥城县城及全县募化资金,源源不断支援工程。1929年在县政府和两县人民支持下,几十里险道变为坦途。工程竣工之日,义士周茂芳决定在兴隆镇兴建八角楼八楞纪念碑一座,特让县知事李传煦撰写碑文,李欣然应诺。几天时间约1200字的《虎豹川修路碑记》美文跃然纸上。在文章结尾,为增加艺术感染力,他特意写了34句七言诗歌,使文章达到高峰。

......煦邑人也,乐观厥成,故忘其荒落,撮记巅末而缀之以歌,以励来者。歌曰 :

山势盘礴接岱宗。险拟鱼凫与蚕丛。

参差盘蹬走蛇龙。回厓沓障凌苍穹。

天梯石栈钩连通。羊肠鸟道轨不容。

环瞻山幄凝翠空。俯睨溪涧起寒风。

廻车叱驭判孝忠。马踣轴折委蒿蓬。

错疑太行移愚公。人力岂夺造化工。

忆自齐晋拘兵戎。历时又逾二千冬。

今日疆域已大同。不恃天险作坦墉。

善士捐金召役佣,削平险阻通要冲。

薅刜替治石横纵。万金椎牛击鼓咚。

千夫荷锸集田农。疑若有神施磨砻。

巨灵效顺劈华嵩。铲锄障碍蕺烟峰。

周道如砥可策骢。轮蹄杂还相追从。

夜行宛在月光中。朝来远望扶桑红。

冠盖如云西覆东。宏规硕画系谁功?

制文刊石留芳踪。愧无盲左之笔锋。

天柱地纽启鸿蒙。惠我行旅无终穷。

这首诗从内容上看,写出了修葺前的道路难行之状,又写千夫修路的动人场面,又写出道路修葺后的壮观情景,最后歌颂修路者的高风亮节、丰功伟绩及刊石留踪以志纪念的必要性。

这种诗体为特殊的古风体,称“柏梁体”或“柏梁台体”,每句七言,都押平声韵,全篇不换韵,是七言诗的先河。相传汉武帝建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故将这种诗称为“柏梁体”。由于这种诗体用韵过密,南北朝以后,七言诗就变成隔句用韵了。唐朝以后,古风格局越发松散,用韵排句日趋自由,一句一韵更为少见。三国时期曹丕的燕歌行就是柏梁体一个典型例子。

李传煦的这首柏梁体古风诗,30余句,一气呵成,如戏剧中快板、跺板,节奏紧凑,气势浩荡,表达感情充沛,深具特色,是古为今用的一个光辉范例。

二、李传煦创作的对联

在兴隆镇保护八棱碑的八角亭上,有八根雄浑石柱,石柱上有李传煦创作的四副楹联:

1、山径辟蚕丛 几见畏途来李白;

邮亭逢驿使 谁犹歧路问杨朱?

2、齐晋比兵争古道 崎岖留战迹;

陵谷今夷易征轮 杂还度康庄。

3、折坂惊人 畏道王阳嗟返辔;

周行示我 失途管仲识随骖。

4、牧马到襄城 途迷七圣;

石牛纳蜀道 力借五丁。

第一联是讲,在崎岖的山道上开路,好像见到唐代诗仙李白写的《蜀道难》这篇浪漫诗;在邮亭上见到驿使,谁能在岔道上见到并质问主张独善其身的先秦哲人杨朱:按照您的思想,能创造出有利于天下行人的奇迹吗?

第二联是说,在虎豹川古道上,春秋时齐晋两国交兵,曾经为争此道留下了争战的痕迹;当今已在陵谷间为行人、车马方便,开辟出一条有利天下行人的康庄大道。

第三联意思是山坡的曲折险道,心学家王阳明来此也无可奈何知难而退;今天周茂芳的修路义举,能使足智多谋的齐国丞相管仲迷路至此亦顺其自然畅通而过。

第四联亦是用典,上联语出《庄子》“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以喻虎豹川道路之艰险;下联是借用“五丁开道”的成语,秦国欲占领蜀国,但蜀道难,于是骗蜀主:路上有五头拉金子的金牛。蜀主爱财,派五名大力士开凿山路,使秦顺利进军伐蜀。

李传煦善于用典,每副对联借用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说事,生动活泼,道理清楚,给人印象极深,颇受启迪。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李若无渊博知识,写出这四副高水平对联,是不可能的。

1940年,肥城沿路兴隆镇、虎豹川等23个自然村划入平阴县管辖。但从周茂芳修路的故事到肥城县知事李传煦写的碑记、诗歌及对联,表现出肥平两县人民不畏艰险,劈山修路的崇高境界,同时也讴歌了两县人民精诚团结,不分彼此,亲如一家的优良传统。

文章结束,仍心潮澎湃,诗性突发,吟诗一首云:

参观古迹意沸腾,见义勇为立奇功。

道路难行旅客叹,黎民真干路途平。

李白来此吟川道,杨子路经心内惊。

肥邑李公留纪念,树碑铭记唱英雄!

退休朋友言泊远亦吟诗一首云:

八角亭生累世情,崇碑勒记颂奇功。

危石封岭崎岖险,深壑拥峰坎坷横。

俊士担纲成义举,坦途应运伴人行。

千秋伟业家乡赞,醇酒凝香敬一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