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老师的诗句: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杜甫《春夜喜雨》、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罗隐《蜂》、明·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1、唐·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释: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颔联因为字面的意思,被后人引用为歌颂教师无私奉献的名句,人们也认为春蚕吐丝、蜡炬燃烧自己为别人带来光明,和教师的默默奉献、为学生传授知识、指引人生道路的形象非常相似,就常用这二者来赞美教师。
2、唐·杜甫《春夜喜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解释: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因为颔联所描写的春雨是不求回报、不张扬的特点,正符合教师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也就成为了赞美教师常用的诗句。
3、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解释:裴令公所栽培的后辈如此之多,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这首诗题目中的“令公”指的是裴度,不论在为官方面还是为学方面,都是一位任人唯贤、大公无私的伯乐、前辈、引路人、为师者,所以诗人白居易引用典故,说裴老师您的学生个个都那么优秀,又都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4、唐·罗隐《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解释: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蜂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真是应了那句古话“无巧不成书”,一是我国自古就有把学生比做桃李的传统,把孩子比喻成祖国的花朵。蜜蜂不辞辛劳地采花授粉,不求硕果累累的回报,这辛勤、无私的形象正符合人们对教师的赞美。
5、明·刘基《题太公钓渭图》
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
解释:偶然应验了到渭水北边遇到的不是熊而是贤人的预兆,尊其为君主(文王)的老师。
这首诗是作者在鉴赏《太公钓渭图》时,触画生情而作,即通过反思姜太公在璜溪独钓以及姜太公与周文王的君臣际遇,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忧思,同时,作者又以姜太公自喻,把自己的草野自在的生活看作是姜太公等待明君周文王出现一样。人们常用颈联来赞美教师的伟大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