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
第一:分清题型:表达技巧题;
第二:怎么辨析手法、修辞;
第三:引用与分析的合理融合。
具体步骤:
1、 谈自己对“无理而妙”的理解;
2、 过渡句;
3、 概括所选语句的“无理而妙”的特点;
4、 引用原文(采取“熊抱式”或“点穴式”)。
5、 做手法分析;
6、 小结:谈艺术效果;
7、 大结论。
答题范例:
我认为“无理而妙”就是所写内容在情理之中,但是,因为巧妙地运用了各种艺术手法,达到了想象之外的艺术效果。
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具备这种“无理而妙”的特点:运用了设问、比喻、化虚为实的手法,达到了想象之外的艺术效果。
作为一国之君,现在沦为阶下囚,对故国的无限怀念,用一个沉甸甸的字“愁”概括了出来,引起了人们的***鸣,得到了理解;愁无形无影,李煜首先自怨自艾,用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设问句式,是自问,也是在探询;探寻不得,将这沉重的愁思比喻成一江春水,乍暖还寒,冷热交织,无形的愁思幻化成真实可感、绵延不绝的“一江春水”,化虚为实,超乎了人们的生活体验,但是又能够为人的主观判断所接受,无理而妙,妙不可言。
这样,就将抽象的,虚无的东西,通过人们的想象、联想,达到了极高的审美层级。
无理而妙,极大地丰富了中华诗词宝库,使我们能够得到艺术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