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蒋介石临终遗言,道出不放过张学良的原因,宋美龄听后潸然泪下

蒋介石临终遗言,道出不放过张学良的原因,宋美龄听后潸然泪下

1975年4月25日,蒋介石因为心脏病突发在台北去世。 去世前夕,蒋介石特地叫来了儿子蒋经国,向他交代临终前自己还未放下的大事,其中便包括如何处置张学良的问题。

当听到关于张学良为什么不被释放的原因时,在一旁的夫人宋美龄不禁流下了两行热泪: 自己还是没能改变丈夫的意志,兑现当年对汉卿(张学良的字)许下的诺言。

那么蒋介石到底说了什么让宋美龄潸然泪下呢?当年张学良被囚禁时宋美龄又对他做出了什么承诺呢?

1928年,张作霖去世,张学良接过了父亲总司令的职位,主政东北。 父亲突然故去,让东北的局势乱成一团。

面对东北未来的发展,摆在张学良面前的只有三条路 :一、闭关自守,继续独占东北;二、接受南京国民政府的“和谈”改旗易帜;三、投靠日本人。

俗话说:“杀父之仇,不***戴天”,向日本人屈服既对不起尸骨未寒的父亲,也对不起骨子里的民族大义, 张学良决不允许自己向侵略者 委曲 求全。

但是日本得到东北的欲望日趋强烈,虽然目前迫于局势不敢贸然出兵,但自己毕竟是个初出茅庐的后辈, 万一以后有什么突发情况,实在难以招架。

最后,张学良决定选择投靠南京国民政府, 而这个决定背后也离不开蒋介石的推波助澜。

早在张学良担任少帅之时,便有人说他与父亲相隔甚远,甚至嘲讽他是“虎父”生的“犬子”。因此当张作霖突然离世之际, 张学良虽然是名义上的总司令,可军中的人并不服他。

张学良在军中威信甚至不如跟随父亲多年的部下杨宇霆。在自己的政权岌岌可危之时, 张学良杀掉了杨宇霆,军中局势更加动荡。

那时正值蒋介石的部队攻下济南,反蒋联盟呈现衰败趋势。

蒋介石统一中国的信心大涨,但在此前爆发的“济南惨案”历历在目, 考虑到继续采用武力会引起日本人对东北的干涉,蒋介石更趋向于用政治方式解决。

于是他找到了张学良,二人经过多番思索商讨,最后达成了一致的意见。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以东北军阀势力的领袖的身份,通电全国。 表示东北从此改旗易帜,接受国民政府统帅,这一消息震惊全国。

东北易帜一方面沉着打击了日寇侵占东北的意图,另一方面也支持了国民政府 ,使其完成了形式上对全国的统一,增强了在全国范围内的威信。

东北易帜是张、蒋二人有了交集后,***同促进的第一件大事。 后来蒋介石的势力逐渐庞大,从一众孙中山先生的追随者中脱颖而出,引起了其他人的忌惮与不满。

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蒋介石与冯玉祥、李宗仁的军队在中原地区开展混战,彼此打得难舍难分。 这时一直处于“中立”态度的张学良军队的立场就很重要。

手握重兵,统率东北的张学良一时成了各方势力的拉拢对象。张学良面对各方施加的高官利禄,荣华富贵的利诱,始终不为所动, 但实际上他心里是偏向于蒋介石一派的。

因为早在首次合作之时,张学良便看到了蒋介石的才能,他认为唯有依靠蒋介石才能够保住东北。 最终张学良出兵援助蒋介石,助他顺利地赢得了中原大战。

合作两次的二人关系更进一步。 因为张学良的助力,蒋介石打败了冯玉祥、李宗仁,问鼎中原。冯、李二人元气大伤,彻底失去了与蒋继续角逐的能力。

而张学良在当时发起的“和平呼吁”有效平息了战火,加快了中原局势的稳定。 事实上那时冯玉祥、李宗仁实力强劲,就算蒋介石势力强大,同时应付两人也有些捉襟见肘。

张学良的及时出兵无异于及时救了蒋介石一命,并且为蒋后来政路的平步青云做了铺垫。

于是,中原之战后,蒋介石对张学良极好,张学良在南京军政府中的地位可以称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张学良也是真心的佩服蒋介石,愿意跟随蒋介石。

二人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兄弟,甚至效仿了《三国演义》中的情景,进行了“桃园结义”。

但真正的兄弟并不只限于外在的关系,更在于心灵思想上的契合 。”二人后来关系的破裂便印证了这句话的准确性。

张学良的思想里有着浓厚的“忠军”“报国”思想, 他深谙国家大义,这一点早在张学良为了顾全大局选择投靠南京政府时便有所体现。 而蒋介石心里更多的却是渴望权利 ,渴望胜利,甚至是“未达目的不择手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全国上下的爱国人士, 都对日军的所作所为表示愤慨,其中便包括张学良。

但是蒋介石却多次对张学良下达“听候处置”“避免与日军进行武装冲突”的指令。 告诉张学良“攘外必须安内”当务之急是打败***产党,才能够继续抵抗日本人。

那时的张学良与蒋介石关系依旧十分“铁”,蒋介石又是他的“领袖”,受骨子里的忠君思想驱使,张学良贯彻了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 于是不到三个月,东北军就落到了日军的手中。

东北沦陷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谩骂蒋、张二人的风潮。 这次的蒋介石又去授意张学良下场,让他“牺牲”当自己的替罪羊。

已经失去东北的张学良,还名誉扫地,落得个“缩头乌龟”的名号,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而蒋介石对张学良的处境却是冷眼旁观,没有丝毫要站出来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意思, 这足以充分地表明蒋介石没有丝毫的想法来用行动报答张学良对他的恩情。

或许在蒋介石的心中,所谓的兄弟也只是他实现统一大业路上的一块“铺路石”。

国内抗日呼声愈发强烈,日军侵略的铁骑也愈发嚣张地踏上了更多国土。 勇于斗争的***产党人没有坐以待毙,他们一面发动群众抵抗日军,另一面积极地劝导蒋介石联合抗日。

但蒋介石始终顽固将***产党当做敌人作为头号对抗目标,坚持“内战”。

多番劝解无果后,红军将合作目光投向了张学良 ,因为张学良也曾多次向蒋介石提出过“联***抗日”的要求,只不过都被蒋介石拒绝驳斥。

他们知道张学良爱国,虽然是蒋介石的忠实拥护者,却不缺爱国情。

在国内抗日情绪日益高涨,***产党人多次呼吁抗日的情况下, 蒋介石反而加强了对张学良,杨虎城的军事压力,要求他们“剿灭***党”。

渐渐地张学良明白了蒋介石心中渴望胜利的欲望太过强烈, 以至于已经失去了对战争局势进行理性判断的能力。

张学良与同样手握重兵的杨虎城进行了一番商讨, 最终二人决定发动兵变,只有采取强制的行动,才能让蒋介石“醒悟”。

在敲定了具体计划后,张学良沉默了良久,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手中的烟,叹气着说道:“ 中正兄,对不住了。为了国家危亡,我必须再当一次恶人。 我不要求你能够理解我,只希望你到时候能少怪我一点。”说罢又吸了一口烟,就将其随意地掐灭在了烟灰缸中。

在迷茫缥缈的烟雾中, 张学良的面容模糊不清,远远看去好似泛着浓浓的无奈与哀伤。 像是在与往日兄弟情深的画面 告别 。

他心中有预感: 此番行动过后自己与蒋介石的关系再也不可能像往日一般亲密。 后来的事实也表明了他的预感是正确的。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决定发动“兵谏”。 张学良和杨虎城按照早先商议好的计划,调动兵力包围了蒋介石所居的华清池,将蒋介石强行扣留。

在威逼之下,蒋介石被迫同意停止“攘外安内”政策停止内战。 国民政府被迫开始抗日,与***产党开始了第二次国***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国内同心协力的全民族抗日,来之不易。 蒋介石的妥协可以说是张学良用自身后半辈子的自由换来的。

后来在多方势力的调解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在达到目的后的张学良随着宋美龄一起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维护蒋介石的权威。

早在被扣的那一刻,蒋介石就在心中埋下了怨恨的种子。 到了南京,蒋介石重获大权,这颗种子也借机冲破土壤生根发芽。

他立刻将张学良囚禁起来,蒋介石的举动,在张学良的意料之中, 做了那么久的兄弟,蒋介石“睚眦必报”的性格他很清楚。

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囚禁就是半个多世纪,甚至到死蒋介石都没有想过放过他。

1936年12月31日,张学良正式开始了他的被监禁生涯。 或许是蒋介石还对张学良存着一丝往日的情分,又或许是有人在旁劝解。

在被囚期间,蒋介石允许张学良的夫人过去陪他,生活水平也不算差。 全民族抗战不断推进,张学良被囚的地点也在不断变化。

从南京到湖南再到河北、贵州、安徽,张学良到过的地方都是人迹罕至、幽深僻静, 为的就是防止张学良与外界取得联系,从而“东山再起”。

1946年,张学良被送往台湾,到了台湾的张学良,对自由的渴望空前强烈,他觉得自己早就被关得够久了,于是多次向蒋介石暗示: 时候到了,我已经对你没有威胁了。可蒋介石一直揣着明白装糊涂,无视他的请求。

很快到了1975年,这一年的蒋介石身体已经到了极限,多数时候都在病榻缠绵。 许是知道自己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时,清明节这天的蒋介石一扫往日的病气,格外精神。

他叫来了长子蒋经国,父子二人开始了一番促膝长谈,他叮嘱了儿子许多政事的注意事项, 在蒋经国以为父亲已经嘱托完准备转身离开之时,蒋介石又叫住了他。

蒋介石语重心长地说道:“ 千万不要放出张学良,他虽然被我囚禁多年,可是影响力始终在那里,切记!切记!不可‘放虎归山’! ”在一旁陪同的宋美龄听着,眼神渐渐就变了,眼眶里渐渐蓄满泪水。

此刻她才明白自己多年的劝解竟然没有起丝毫作用, 丈夫自始至终都没有原谅过张学良,始终对当年的西安事变耿耿于怀。

“西安事变”的发生,一度震惊了整个中国, 谁也没有想到一直以来情同手足的蒋、张二人会出现这种局面。

作为蒋介石妻子的宋美龄得知消息后,立刻带人从上海飞到了西安,解救蒋介石。 在宋庆龄等人的四处奔走、***产党人的努力协商下,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

当年的宋美龄在张学良被监禁之时,曾经向他保证过:“ 汉卿,你等着。我会好好地劝导中正,我一定会保你平安,让你再度回到西安!

从这短短的几句话可以看出二人关系不一般。

宋美龄和张学良在二十多岁时,相识于上海。 二人年纪相仿,又都富有才学,很快便志趣相投,常常一起出没于上海的各大社交场所,当时的人们一度夸赞他们二人是“郎才女貌”。

后来蒋介石与张学良结为兄弟,又让这段关系锦上添花。

宋美龄甚至因为张学良的缘故,特地了解张学良夫人于凤至的喜好, 与其成为了形影不离的好姐妹。

按照蒋介石的个性,在当年西安事变,张学良被囚禁之后,蒋介石肯定不会只是囚禁着他。 张学良被关多年仍旧平安无事的背后,少不了宋美龄的“保驾护航”。

蒋介石曾在国民党退守台湾之时对张学良和杨虎城起过“杀心”。

是宋美龄力保张学良,再三向丈夫保证:汉卿他绝不会有造反之心。 张学良这才逃过一劫,能够安稳地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多年来,宋美龄从未放弃过解救张学良。 她多次向蒋介石说明张学良的处境,向他证明张学良不可能东山再起,甚至试图打“感情牌”在蒋介石面前提起张学良过去如何对他有恩。

按理说,在这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说下,是块顽石,也该被感化了。 可蒋介石没有,他始终固执地扣着张学良。

另一方面,宋美龄也在和张学良通过书信,宽慰张学良的心, 并且保障张学良被囚禁时的生活质量,对张学良可谓是情深义重。

宋美龄心里以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丈夫会慢慢放下心中的怨恨与猜忌,决定与昔日的兄弟冰释前嫌,所以她也在等。 却不想一直到丈夫生命的最后一日,他都未放下怨恨。

在听到蒋介石遗言的那一刻,宋美龄先是惊愕,而后便是愧疚。 自己多年来的努力在顽固的丈夫眼里都是云烟,而自己却多次向张学良承诺会还他自由。

两种情绪在她心里交织,激荡, 宋美龄不禁潸然泪下,心里久久无法释怀。

蒋介石去世后,经蒋经国的特许下,张学良携夫人前去探望了遗体。

看着蒋介石故去后安静的容颜,张学良一时说不清心中什么滋味, 二人多年来的恩怨就这样随着蒋介石的去世一笔勾销,成为过往云烟。

最后张学良写下了“ 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雌。 ”的挽联,为二人的半世恩怨作结。

1990年,张学良终于重获自由。 彼时的他已经年近九旬,已经再也不想参与人世纷争,于次年携夫人前往美国,度过余下不多的自由人生。

从被囚到正式获得释放,张学良从风华正茂等到了白发苍苍。 张学良的一生,饱受非议,年少被讽“子不如父”,后来被囚威名与自由皆失。

西安事变是中华民族抗日图存的转折点,也是张学良人生的转折点。

张学良始终心怀民族大义,为此甚至不惜交付上自己的后半生,是真正的民族英雄! 张学良为民族危亡献身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景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