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这诗是什么意思

这诗是什么意思

这算是广东省佛协主席 释定持对吴平藏宝典故的一句调侃了。

典故如下:

南澳岛是个让人感觉轻松愉悦的小岛。但在历史的记载里,这个小岛却是“海贼”的同义词。是不时惊扰闽粤地方官员乃至中原王朝的一个噩梦,特别是在明后期,此地海盗活动的频繁程度与规模,均堪称“中国之最”。

虽然专家学者对摩崖石刻的含义众说纷纭,但今天的南澳人却更愿意相信这就是打开宝藏的窍门。就在众多学者对石刻上的文字千方百计破解的时候,南澳岛上另一个关于寻宝的谜语,也同样让专家学者绞尽脑汁:“水涨淹不着,水涸淹三尺,箭三枝,银三碟,金十八坛。”听说谁能破解这句谜语,谁就能找到明朝大海盗吴平的宝藏。

南澳岛有一个面积不足千平方米的小岛,人们称之为“金银岛”,据说是明朝年间大海盗吴平藏匿金银的地方。金银藏匿何处?当地流传着一句藏宝秘诀:“水涨淹不着,水涸淹三尺。”涨潮的时候水浸不到,退潮后倒被水淹三尺。有人推测这该是有淡水的地方。但岛上哪有淡水来淹呢?吴平死后,金银迄今没有人找到,这仍然是个千古之谜。

海盗吴平为何将金银财宝埋藏在这个小岛上?这有一段历史:相传明朝嘉靖年间朝政溃烂,民不聊生,闽粤沿海出了个大海盗吴平,他是福建省韶安县梅岭人。此人身段矮小,却机警灵活,出没于南澳岛与金门岛一带水域,势力衍生到台湾和东南亚。传说他擅长潜水,能从南澳潜游到七八里远的海山岛。

后来他看中了南澳岛,在此安营扎寨,并在现今的深澳筑营。那边后有高山悬崖,前面海滩宽广,又有虎屿与猎屿两个小岛作天然屏障,确是易守难攻的好地方。那时南澳尚未设总兵,这一带就成了吴平的势力范围,也就是当年吴平扎营之所。

为荡平这股海寇,明朝廷委派潮州总兵俞大猷剿灭。俞大猷遂率兵3万围攻南澳。吴平依附土堡木城、水寨掩护,负隅抵御,待官船迫近,木石弓弹齐发,官兵措手不及。溃退时,官船的船舵又被吴平筑于海湾水下的石篱卡住,骑虎难下,乃至损兵折将,未能取胜。如此坚持了3个月,朝廷闻奏急派浙江总兵戚继光前去助战。

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将门身世,智勇双全,通晓兵法。他曾在闽浙剿寇,战绩卓著。这次他接获圣旨,即领兵五千驰援。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春,戚家军到达南澳后在今南澳东南边云盖寺一带安营扎寨。戚继光一边探测地形,一边与俞大猷联系。一天夜晚他梦见美髯公关羽,得蒙指点:“将军破敌,只在智取,若从后攻,必然可胜。”

本来吴平屯兵安营于临海处,背后是金山,山势嵯峨,荆棘丛生,无路可通,疏于警备。戚继光与俞大猷联系后,俞遂率兵从正面强攻,戚自己则亲率三千精兵,偃旗息鼓,披荆斩棘,取道山后。军力部署完毕,铳炮齐发,前后夹攻,吴平惶恐,弃寨而逃,被杀被俘达3000人,官军大获全胜。

吴平见大局已去,惦记十多年来打劫的财宝,便与妹妹将金银财宝分装成18罐,用小船运到此刻称为金银岛的小岛掩埋,以待来日有时机再挖出来。到达小岛后官军追赶喊杀声四起,也许吴平思量到妹妹被官军俘获后会造成不良后果,遂将妹妹杀死并与金银埋在一起。

作者题此诗,大致意思有二,意识叙述金银岛吴平宝藏的典故,以及后世百年寻宝未果一事的调侃;二是对当时嘉靖沉迷炼丹,严嵩、严世藩父子专权,祸乱朝纲,是时贪腐之风盛行,庙堂之中只知趋炎附势,结党营私,却不顾百姓生计,加之期间闭关锁国,罢海市,沿海渔民无以为继,之时地方官员却贪腐无作为,不得已入海为宼,同时广纳小日本的亡命之徒逐渐形成规模,吴平、汪直便是其中典型,然军帐之中亦是贪腐严重,兵无兵威,器械皆是朽坏,也无平寇之意,才导致诗中后两句“皇帝远,可称王”的情景,也算是对历史的一个客观评价和讽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