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语文的诗歌鉴赏怎么做 百分求解

语文的诗歌鉴赏怎么做 百分求解

一、明确意象,辨析意象的特征、冷暖色调、季节色彩、虚实动静等存在状态 古典诗词中,不同季节的景物往往带有诗人不同的感情色彩,早春的景物是欣欣向荣的,流露出的多半是喜悦,暮春则是感伤、惋惜和留恋,秋冬则是凄清、肃杀和悲凉。同时,把握作品的基调底色,捕捉形象的典型特征,找到景与情的结合点,有助于体味诗歌独特而深邃的意境。 如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歌描绘的是初春季节的景物。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春风和煦;百花初放,芳草如茵,芳香浓郁: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生机勃勃、春意盎然。青日和融,日丽沙暖,鸳鸯也要享受春天的温暖,在溪边沙洲上静睡不动。整个画面和谐统一,色彩鲜明,生意勃发,流露出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的欢悦情怀。 而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写的是暮春之景。前两句一“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 又如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无言”而又“独上”,见出了“斯人独憔悴”的孤独身影;“月如钩”,“缺月”象征着人事的缺憾。“无言独上”是寂寞,“梧桐深院”是寂寞,“锁清秋”是寂寞,眼前一切都着上了冷落凄清的色彩,抒发出幽囚生活的愁苦。 牛峤《定西番》:“紫塞月明千里,金甲冷,戍楼寒,梦长安。乡思望中天阔,漏残星亦残。画角数声呜咽,雪漫漫”,描写边塞风物。下阕月夜望乡,残夜行将消逝,望中只见高天辽阔,残星暗淡,漫漫飞雪中乡关迷茫,戍楼之间回荡的画角数声,呜咽沉郁,愁人听来,真是如泣如诉。景物的色调悲凉、凄冷,表现了征人的乡愁。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则快船快意,彩云轻舟,色调明朗清新,正烘托出诗人突然遇赦的喜悦畅快。 二、解读比喻、拟人、借代、双关、衬托等修辞手法及托物言志等表达技巧,把握诗歌形象。 诗歌的传情达意,往往还要借助一定的艺术手法。了解诗歌这方面的“特色”,有助于对内容的理解和对妙处的品味。 比如,元代才子王冕的诗:“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诗歌中运用衬托手法,以冰雪林衬托梅之坚毅;还运用对比手法,拿梅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其清高守志,表达了作者坚持自己的理想和操守,不与世俗合流的高格。 再如《观祈雨》(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突出运用对比手法,对百姓苦难的深刻同情,对贵族统治阶级荒淫腐朽生活的讽刺,全包含在对比之中。 追问: 。。。。不是我想要的我要怎么写的模版 比如第一段写什么 第2段写什么 最后写什么 这样的格式 回答: 唐诗宋词 ,以 抒情诗 居多,抒情诗可分 写景 抒情,借古感怀, 托物言志 三类。 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通读一遍后,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 诗歌 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碰,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做到五必看: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必看作者(知作者风格),必看注释(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必看名句(中心诗眼常常在此),必看题干(题干的 指向性 很强,必须看清要求)。 第五步,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表达技巧 包括比喻、 比拟 、 借代 、夸张、 互文 、 通感 、 双关 、 衬托 、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 借景抒情 、 情景交融 、托物言志、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 、用典、铺垫、象征、对比、 映衬 烘托 、 欲扬先抑 、 先声夺人 、 以小见大 、 动静结合 、 虚实相生 (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 侧面描写 相结合)、 比兴 (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表现技巧。 就是这些啦~希望对你有用~ 一,审视标题,推敲诗歌意旨 二,捕捉意想,领会诗歌意境 三,构件术语,学会规范表达 四,注意积累知识,多读多背 就把老师平时给的正确答案记下来,背几个典型的,然后看诗歌是什么类型的,比方说什么思乡啊,想家啊,怀才不遇啊,孤独寂寞啊,你就往上套就行了,很容易得分的.当然,技巧也不能少呀!以下是我的一点建议(我是中文教师) 鉴赏古典诗词,要特别注意对字词的推敲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诗僧齐己写了一首《 早梅 》,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 王驾 写《晴景》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王安石 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 晚春 雨后特有的美景。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 ”的“绿”字,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 张先 “云破月来 花弄影 ”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 杜甫 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 月明楼 。”“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更妙的是“吐”字(同学们自己体会!) 虚词 用得好,也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的美学效果。杜甫有诗云:“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叶梦得 评道:“远近数百里,上下数千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呑纳山川之气, 俯仰 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 秋水长天 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哀江南 》 孔尚任 ) 解析: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字有 时间性 ,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2: 羌笛何须怨杨柳 , 春风不度玉门关 。 解析:“怨”字明显用了 拟人 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解析:“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 王勃 ) 解析: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② 修饰语 :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 诗词鉴赏 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 黄河 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解析: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 解析: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 王昌龄 ) 解析: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 兴冲冲 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 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1、 杨柳青青 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竹枝词 >其一》 刘禹锡 ) 2、 千门 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声声慢》 李清照 ) b. 拟声词 :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 李煜 )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 谓语 用,有时作 定语 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 色一 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气氛 。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 画意 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 错落有致 ,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 对比色 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 樱桃 ,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 春光 易逝的这份儿“着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扬州慢 》姜夔) 2、 红藕香残玉簟秋 。(《 一剪梅 》李清照)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杜甫) 四、布置作业 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 1、 大漠孤烟 直,长河落 日圆 ( 王维 《使至塞上》 ) 2、 海上生明月 , 天涯***此时 ( 张九龄 《 望月怀远 》) 3、气蒸 云梦泽 ,波撼 岳阳 城( 孟浩然 《临洞庭上张丞相》) 4、 野旷天低树 , 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 《宿建德江》 )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 6、众鸟 高飞 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 《独坐敬亭山》 )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 旅夜书怀 》)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附答案]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 坚毅 ,“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2、“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3、“蒸”写出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 洞庭湖 汹涌澎湃的气势,极为有力。4、“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也温柔体贴, 善解人意 , 来安 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5、“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6、“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 寂静的世界 :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 外感 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7、 星辰 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江奔流的气势,景 象雄 浑阔大。8、 春草 “自”碧,黄鹂“空”啼,景色 幽美 却无人问津,景象荒凉凄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