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赞美老师教书育人的诗句

赞美老师教书育人的诗句

1. 关于老师教书育人的诗句

关于老师教书育人的诗句 1.用诗句形容教师

无题

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三、四句,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整首

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

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

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

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

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2.关于教师育人的诗词

无题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教师(The teacher)既是一种社会角色,也是角色的承担者,泛指传授知识、经验的人,狭义上指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并在教育(学校)中担任教育、教学工作的人。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来源“教师”最初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后来把教学生的人也称为“老师”,如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一诗:“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中国有悠久的尊师重道的传统,古代就有“人有三尊,君、父、师”的说法。《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古人席地而坐,以西边为尊,故尊称家庭教师为“西席”和“西宾”。

3.诗句形容教师教书育人的办法有哪些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出处:(唐代 李商隐《无题》)

译文: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这应该是人们最常用的一句了,赞扬老师的奉献精神,像春蚕吐丝一样,毫无保留,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处:(清代 龚自珍《己亥杂诗》)

译文: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是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这一句依然是赞美老师的奉献精神,但在内涵上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更进一层,即使鲜花陨落,生命终止,也是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也要贡献最后一分心力。

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出处:(清代 郑燮《新竹》)

译文:新生的竹子能够超过旧有的竹子,完全是凭仗老竹的催生与滋养。

这一句既暗合了韩愈《师说》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理念,又同时表明,新一代的成长壮大,全靠老师的教育培养,既赞美了老师的奉献精神,又赞美了老师博大的胸怀,更突出了老师存在的重要性。

4、“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译文: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的滋润着春天万物。

这一句重在赞美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也体现了老师本身的素养和对学生的关爱,言传身教,默默关怀,悉心感化,大爱无声。

5、“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出处:(唐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译文:裴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诗中运用借代的手法,以桃李代学生,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这一句对老师的赞美之语,从别于以上几句诗的角度,对老师弟子众多进行赞美,可以说别具一格,同时也适用于很多老师。

4.关于教师育人的名言

1.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3.俭,德之***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1.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3.俭,德之***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5.古文教书育人的句子有哪些

1、“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磨不成道。"——元代.马致远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论语十则》

4、“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5、“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6、“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7、“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教书育人心得体会:

1、中国古人讲求“在其位,谋其政”,美国作家爱默生认为“责任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价值,它具有崇高的品格,在所有价值中居于最高的地位”。

2、唐朝人韩愈将“师者”定位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层次宿求上。对于本人来讲,教书育人是太阳底下最为光荣神圣的职业,属于“快乐大本营”的范畴。

3、记得费孝通先生有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凡是我双脚踏过的地方都散发着玫瑰的芬芳。《红楼梦》中有警句: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桃红又是一年春。

4、韩非子讲得好: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如今也贬义褒用,被诠释为爱岗敬业,失却青春岁月的同时,收获责任意识。

6.教书育人的诗歌

《老师,您好》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

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教师是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

老师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阳光。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老师期望我们成为新世纪的太阳。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

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温柔的春雨,就是老师对我们的抚爱。

老师的言传身教,像春雨润物细无声。老师甘当绿叶,把我们当红花托起。

老师是一片绿叶,乐于默默奉献。绿叶的绿色象征着老师青春常在。

当我们像鲜花盛开时,永远忘不了绿叶的恩情。老师像大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默默地为社会造福。

老师是大树,为世界带来一片春色。老师播撒希望的种子,把我们培育成一片树林。

小树长成栋梁材,不忘园丁培育恩。是啊,老师的热情像太阳,老师的教诲像春雨,老师的风格像绿叶,老师的事业像大树,我们的老师就是好。

《教师礼赞》你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的生命,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你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

多少个不眼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你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你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

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桃李芬芳是你的欢乐,默默奉献无私的心灵。

7.关于传授知识、教书育人的古文、名言有哪些

1. “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礼记》

2.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陶行知

3.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

4. “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5.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6. “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陶行知

7. “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8. “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爱因斯坦

9.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法)卢梭

10.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11. 学校的理想是:不要让任何一个在智力方面没有受过训练的人进入生活。愚蠢的人对社会来说是危险的,不管他们受过哪一级的教育。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第斯多惠

13. 习于智长,优与心成。——朱熹

14. 读史使人明智,读私诗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培根

15.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