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鄂州西山风景区的西山名胜古迹

鄂州西山风景区的西山名胜古迹

鄂州西山,古称樊山,因在吴王古都──今鄂州市区之西,故名西山。

西山集雄险秀幽奇旷于一身,是不可多得的江南名山,湖北省首批四大风景区之一。西山昔有楚门东户之誉,古都明珠之称。主峰石门山海拔170米,全山植被覆盖率达98%,满山苍翠气候宜人,历代誉为浏览胜地。

西山一脉九曲,九峰六谷,重峦叠嶂,飞瀑漱玉。山上六条谷涧,串连七泉、三池、一湖和两道瀑布。西山地下水水质优良,终年不竭。清甜甘美的菩萨泉和酥脆可口的东坡饼是西山著名的特产。

在武昌长途客运站乘坐“武汉―鄂州”长途客车,一般时节的价钱是18块,可以直接坐到鄂州客运站。到达鄂州后,转坐1路公***汽车到鄂州西山坡;或者打车,鄂州的出租车比较便宜,5块钱起步价。

吴王避暑宫 是吴王孙权在西山避暑读书的行宫,始建于公元 221 年—— 229 年之间,这里松荫铺地,山泉潺潺,气温比城区要低 2 —— 3 ℃以度,历来被称为武昌城中的“清凉福地”。东晋太元年间(公元 376 年—— 396 年),高僧慧远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将避暑宫故基辟为西山寺。 20 世纪 90 年代只保留避暑宫一间侧殿,人称避暑殿。

1999 年吴王避暑宫迁址椅子山顶重建,成为西山又一个新风景区,有避暑宫、读书堂、议政殿、武昌楼等汉代风格的仿古建筑群,总占地面积 80 余亩。 吴王避暑宫始建于公元221年——229年之间,相传孙权在战争期间常在西山避暑读书,在西山寒溪建了这座避暑行宫。“昔日吴王避暑宫,三分割据各称雄”,“岂是英雄真避暑,遥看赤壁好鏖兵”,这些诗句道出了避暑宫内外的运筹玄机。[1]

东晋太元年间(公元376年——396年),高僧慧远看中这块风水宝地,将避暑宫故基辟为西山寺。

20世纪90年代只保留避暑宫一间侧殿,人称避暑殿。1999年吴王避暑宫迁址椅子山顶重建,成为西山又一个新风景区,有避暑宫、读书堂、议政殿、武昌楼等汉代风格的仿古建筑群,总占地面积80余亩。

武昌楼西枕玉带萦回的百里樊川,襟江带湖,拔地而起。往北俯瞰,万里长江,滚滚而来,滚滚而去,隔江对峙的黄州赤壁遥遥依稀可见;依栏南眺,一脉九曲,九峰六谷,重峦叠嶂,松柏蔽空,吴王孙权治国、晋代高僧慧远参禅以及抗金名将岳飞和历代名士在这里讲经布道、习武修文、游猎宴饮、避暑隐居的诸多踪迹掩没其中;临东俯视,迁建的避暑殿、读书堂、议政殿等楼台庭院掩映在花木丛中,远接繁华的闹市。登楼远眺,烟笼雾罩,水波流转,山绿如黛,山水、竹木、楼阁由浓到淡,由清晰到朦胧,构成了一幅恬适清谈的水墨画,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2]

在西山古灵泉寺附近,海拔160多米,古称樊山,是当年孙权讲武修文、宴饮祭天的地方。后在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九月,黄庭坚与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经松林间一座亭阁,在此过夜,听松涛而成韵,作了「松风阁」这首诗,《松风阁诗帖》是黄庭坚晚年作品,黄庭坚一生创作了数以千百的行书精品,其中最负盛名者当推《松风阁诗帖》。其风神洒荡,长波大撇,提顿起伏,一波三折,意韵十足,不减遒逸《兰亭》,直逼颜氏《祭侄》,堪称行书之精品。至此此亭阁命名为松风阁。

在西山南麓的九曲岭上,取“羊肠九曲”之义,命名“九曲亭”。九曲亭始建于三国时期,后来荒废。宋人苏轼谪居黄州,过江兴攀西山,觅得故址,扩地重修。九曲亭内黄屏红柱,屏壁正反两面,分别书有苏轼的《武昌西山》诗和苏辙的《武昌九曲亭记》。此外,西山庵、松风阁、翠景园、秀园、试剑石、即位坛、退谷、石门开、庞统读书处等景观,也一定会给游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

如今的西山,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雨露阳光,显得更加俊秀、更加苍翠、更加清新,将其独有的美丽和魅力奉献给广大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