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兔眼迷离的迷离是眯着眼,模糊不明,难以分辨的意思。
原句为: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意思是: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分辨)。现演化成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纷乱模糊,不容易看清真相。出自《木兰诗》。
“扑朔”和“迷离”同样是形容兔子的毛的,而不是用来区别雌雄的。苏轼《游径山》诗有“寒窗暖足来扑朔”一句。句中是用“扑朔”代称兔子。兔子之所以能暖足,是因为它身上披着蓬蓬的毛。并非说雄兔才能暖足,雌兔就不能暖足。
“扑朔”、“迷离”本是同义词,合在一起成为“扑朔迷离”,完全符合汉语构词的规律(凡由两个双音词合成的四音词,那两个双音词多是同义的或近义的)。至于一句说“脚扑朔”,另一句说“眼迷离”,那不过是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罢了。
“雄兔脚扑朔……安能辨我是雄雌”这四句,与上文的文义密合无间:木兰的伙伴们之所以“同行十二年”都不知她是女郎,是因为男女都穿着“战时袍”。这“战时袍”犹如兔毛。兔子身上都披着蓬蓬的毛,雌雄难辨。当“傍地走”时,那蓬蓬的毛抖动起来,自然更难分辨了。
同样,木兰和她的伙伴们都穿着战袍,难辨别出男女来;出战时奋勇出力,自然更难分辨。木兰对伙伴现露女儿身的一番情景,也因有这个比喻而更加鲜明形象,与前面的十句处处衬贴,丝丝入扣。这最后四句的作用正在这里。
《木兰诗》的艺术特色:
此诗艺术形式上有几个方面值得注意。首先是叙述情节详略得当,如写军中的征战生活就很简括,而写出征前及立功归来则很繁复。这是由作者写这首诗的用意所决定的。作者感兴趣的只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一罕见的事情本身。
诗歌开头写她的焦灼不安与思虑无非是为了说明她是个女子,因为男子出征理所当然,不足为怪,女子出征则不同寻常了。中间提到“不闻爷娘唤女声”也同样是为了突出她的女子身份。后面写她不想做官、急于回家和回家以后的种种举动,更是强调了她是个女子。
整首诗的详略安排都是围绕这一用意的。其次是作者重视人物性格的刻画,并善于在矛盾的产生与解决过程中表现人物,因而使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同时全诗风格明朗刚健,质朴生动。最后是全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主要是对偶、排比及互文,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