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赞美乐山的句子描写乐山的佳句

赞美乐山的句子描写乐山的佳句

1.赞美乐山大佛的句子

宋乾道九年(1173),陆游摄理嘉州政事,写了《谒凌云大像》:

出郭寻幽一笑新,径呼艇子截烟津。

不辞疾步登重阁,聊欲今生识伟人。

泉镜正涵螺髻绿,浪花不犯宝趺尘。

始知神力无穷尽,丈六黄金果小身。

宋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游览凌云山,写了《凌云九顶》:

聊为东坡载酒游,万龛迎我到峰头。

江摇九顶风雷过,云抹三峨日夜浮。

古佛临流都坐断,行人识路亦归休。

酣酣午枕眠方丈,一笑闲身始自由。

明弘治中(I488—1505)嘉定州守曾介《次岑韵》诗中,对乐山大佛的雄伟作了如下描述:

古寺何年踞上游,飞鸿天外构层楼。

两轮曰月摩峰顶,四季烟云罩佛头。

明弘治十八年( 1505)乐山籍进士安磐《凌云寺》诗中亦写道:

金身谁凿与云齐?闻道韦皋镇蜀时。

绀殿千层零落尽,寺前唯有放生碑。

黄庭坚于元符三年(1100)游历乐山,到凌云山瞻仰了乐山大佛,对凌云山的秀美风光深为赞赏,回顾三十余年的曲折经历,寄情于诗,写下了《凌云纪游》:

凌云一笑见桃花,三十年来始到家。

从此春风春雨后,乱随流水到天涯。

明万历进士李时华,巡按四川,到乐山后写下《凌云寺》诗:

莲身凭岸起,鹫岭倚云开。

月渡青衣水,烟沉尔雅台。

松树迎吹入,江浪载天回。

何处菩提树,移来胜地栽。

明万历十四年( 1586)进士、云南副使罗绲(乐山人)的 《大像石》诗,写出了人们对乐山大佛的尊崇,也反映了人们对乐山大佛“万古不毁”的愿望:

崚嶒绝巘镇江干,砥柱中流独障澜。

石壁疑从天际出,云根半落水中盘。

金身直傍青霄立,玉树唯凭白日看。

万古乾坤应不毁,降神光岳气初完。

清顺治进士、刑部尚书王士祯《晚渡平羌江步上凌云绝顶》亦写道:

真作凌云载酒游,汉嘉奇绝冠西州。

九峰向日吟江叶,三水通潮抱郡楼。

山自涪翁亭畔好,泉从古佛髻中流。

东坡老去方思蜀,不愿人间万户侯。

2.形容乐山大佛的句子

乐山大佛坐落在乐山市峨眉山东麓的栖鸾峰,依凌云山的山路开山凿成,面对三江的汇流处,造型庄严,虽经千年风霜,至今仍安坐于滔滔岷江之畔。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佛像依山临江开凿而成,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像,有"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称誉。

大佛为弥勒倚坐像,坐东向西,面相端庄,通高71米,是世界最高的大佛。大佛头长14.7米,头宽10米,肩宽24米,耳长7米,耳内可并立二人,脚背宽8.5米,可坐百余人。

大佛雕刻细致,线条流畅,身躯比例匀称,气势恢宏,体现了盛唐文化的宏大气派。

3.赞美乐山的文章

在山川、土地、田野、房屋还不等同于货币也尚未完全为权力渗透的时候,地名的意义很非凡的,它是乡人审美之凝聚,乡土记忆之旨归,更是我辈生于斯长于斯之热恋。那些老地名,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或因人命名,或因事命名,或因景命名,或因物命名,就那样静。

四川省乐山市的乐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体型很魁伟高大,比例匀称,神态端庄慈祥,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精神,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一个雄伟的标本。

据史书记载,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713年),完工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九十年。

佛像建造的发起人叫海通和尚,他见乐山地区的凌云正当三江口上(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每到夏季,江流汇到山下,急如万马奔腾,常常倾覆舟辑,造成船毁人亡的悲剧,于是决心开凿佛像,减杀水势,以镇风涛。由于佛像工程浩大,工期很长,海通没等到完工便去世了,后由川西节度使韦皋继续组织开凿完工。

乐山大佛依凌云山西壁,坐东朝西。佛像通高71米,头宽约10米,鼻长约5.6米,耳长7米,眉长5.6米,根长3.3米,肩宽28米,脚背宽8.5米,脚背至膝高28米。大佛远眺峨眉,近瞰乐山,双眼欲睁似团,面容显得非常慈祥肃穆,真是形神兼备,、巨细和谐,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