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常用用典

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阅读常用用典

 用典,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古诗歌常用用典,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

 高中语文古诗歌常用用典(一)

 一般而言,古典诗歌中的用典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即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

 一、用事用典用事用典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爱用典故,常常一连使用数典,多数是出于内容的需要,有时也难免堆砌。

 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②。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③。

 想当年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⑤,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⑥,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⑦,一片神鸦社鼓⑧!凭谁问,廉颇老矣⑨,尚能饭否?[注释]

 ①、京口:江苏镇江市因临京岘山、长江口而得名。 ②、孙仲谋:三国时的吴王孙权,字仲谋,曾建都京口。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 ④、?想当年?三句:刘裕曾两次帅晋军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 ⑤、?元嘉草草?句:元嘉是刘裕子刘义隆年号。草草:轻率。是说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以至惨败。 ⑥、?四十三年?句:作者于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南归,到写该词时正好为四十三年。 ⑦、佛狸祠: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他曾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 ⑧、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 ⑨、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从注释上不难看出全词几乎始终在用典中展开。词人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的掌权者韩侂(tuō)胄冒险北伐、妄图侥幸取胜的错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建功报国而不能施展才略的悲愤心情。这个主旨,主要是通过四个影射现实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来的,即刘裕、刘义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和廉颇的故事。这首词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方便正面直说,所以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

 高中语文古诗歌常用用典(二)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用典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用典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

 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春风十里?引用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里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高中语文古诗歌常用用典 (三)

 一、答题基本方略

 1.把握标题,参照内容,明确类别、中心。

 2.捕捉意象,形成画面,初步理解形象特点。

 3.审读题干,明确要求,准确定位(考查对象:内容、方法、语言;局部、整体)。

 二、基本考查内容及对应答题点

 (一)表现手法(抒情言志描写的手段、技巧、艺术手法、怎样表达感情活怎样描写的)

 1.抒情言志的方法: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事(折柳、登高、凭栏、用典)抒情、托物言志、象征、衬托、烘托、抑扬、对比昭应、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比兴;卒章显志。

 2.描写(写景)方法比兴、渲染、衬托、动静、对比、拟人、夸张、正侧、虚实。

 (二)内容方面:

 设问方向: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画面、景物、思想、情怀)

 答题过程:描摹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把握景物特点(有景、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依景辨情,把握思想感情(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

 (三)语言方面:

 设问内容:语言特色、语言风格、语言艺术

 答题方向: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

 (四)综合设问:

 1.就某个词、某个句子进行鉴赏;某个词的作用或为什么用这个词;某个句子好在哪里;

 答题方向:内容这个词或者句子所描绘的画面(或者所抒发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表达效果往往是景物描写对情感表达所起的作用;如果运用了特定的表现技巧,如比兴、拟人化、衬托等,要写出所用的方法。即:用了什么方法,写了什么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诗眼(诗中最能表现情感意味、精神内涵的词或字);诗骨(诗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统帅作用的句子)逐句分析每句诗的内容,分析其怎样围绕?诗眼?、?诗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