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古城位于“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北部。西傍巍巍贺兰山,东依滚滚黄河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西北古老重镇之一。早在清代,诗人法海曾写下了“若说良田无限好,风光谁亚小江南”的诗句,将美丽富庶的“鱼米之乡”描绘得淋漓尽致。
美丽的古城遗存了诸多的名胜古迹,在县城西南方,有一个天然淡水湖泊——饮马湖。民间传说饮马湖名称的由来是因康熙皇帝在此饮马的缘故,所以又称康熙湖。饮马湖面积约有两公顷,水深3米左右,湖水清澈明亮,碧波荡漾。每逢初夏,一丛丛翠绿的芦苇,郁郁葱葱,连成一片,引来许多候鸟栖息繁衍。岸边野荷,碧叶如屏,开花时节,荷花随风摇曳,如亭亭玉立的少女,楚楚动人。漫步其间,令人乐而忘返。
据史书记载,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皇帝为平息噶尔丹途经宁夏。康熙五月初到平罗,先后留驻平罗辖地的尧甫堡(今姚伏镇)、流穆河西岸、惠农区的哨马营等地,并曾途经平罗古城。民间相传,康熙皇帝为了考察民情,曾微服私访宁夏。有一天,康熙装扮成老百姓,头戴瓜皮帽,身穿青布袍,脚穿一双黑布鞋,骑着一匹枣红马,出京城,走后套,过黄河,到了宁夏府城北面的平罗城。这时候,天色已晚,康熙赶了一天的路程,人困马乏,想进城歇息,便敲起了城门。守门卫士问道:“你是哪里来的人?不懂规矩,朝廷有令,城门天黑一律不开,明天早晨再来吧!”康熙想试探一下城门看守的严实不严实,就编了几句话吓唬门卫说:“我是朝廷派来的差役,到县衙里送紧急公文,误了公事你性命难保。”门卫严厉地答道:“不要说朝廷来人,就是康熙皇帝来了我也不开城门,这是朝廷立下的规矩,谁也改不了,你还是到城外找个人家住去吧。”康熙听罢,对城池守卫的这样严实十分高兴,便牵着马向城西南的一片民房走去。到了一处湖边,康熙正在饮马,一位老人上前问他:“这位客人一定是远道而来,误了进城的时辰吧?”康熙点头应声,老人随即说:“那就到我家里住上一夜吧!”康熙跟随老人进了民房。原来老人姓张,是位吃斋念佛的居士,知书达理,学问不浅。张居士招呼康熙吃喝完毕,就坐在炕上扯起磨来。康熙讲了敲城门的经过,张居士听罢拍腿微笑,对他说:“客人有所不知,这平罗城自从明朝万历二十年,守城参将萧如薰和他的夫人率领将士百姓打败叛贼以后,百姓们就编了一首小曲叫《铁打的平罗城》在民间传唱开了。”康熙忙说:“请老人家唱给我听听好吗?”张居士便唱道:
铁打的将军铁打的兵,
铁打的百姓铁打的城。
叛贼强打硬攻碰了壁,
水泼不透来针扎不进。
康熙皇帝听罢,十分高兴,直夸张居士曲子唱得好。后来,康熙皇帝回到京城,召集满朝文武大臣,详细讲述了自己暗访平罗城的经过,并下旨奖赏平罗守城官兵,同时,还派人给张居士送来了牌匾,康熙皇帝亲笔书写了“善德可范”四个大字。张居士逢人便讲述康熙皇帝来平罗的故事。从此,康熙皇帝饮马的湖泊就被人们称为饮马湖。发展县域经济,饮马湖土地使用权属未开发的非农用地,其中湖水面积6200亩,湖中芦苇1200亩,湖周边分布有天然红柳林3600亩。芦苇丛中繁衍着大量野鸭、海鸥、天鹅等国家保护鸟类近百万只,同时各种鱼类生长良好,如此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如加以开发、利用,实行产业配套,不仅能增加旅游收入,而且可以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对外开放和满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