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孔子家语》17哀公问政诗解1人伦之理

《孔子家语》17哀公问政诗解1人伦之理

《孔子家语》17哀公问政诗解1人伦之理

题文诗:

文武王政,布在方策,人存政举,人亡政息.

天道敏生,人道敏政,地道敏树,至道至正,

正之以政,政犹蒲卢,待化以成,政在得人,

取 人以身,修道以仁,至人至仁,亲亲为大;

至义至宜,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

礼所以生,礼者政本.君子真情,情通人伦,

事亲修身,悲天悯人.人伦之理,有情有谊,

达道有五: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

昆弟有序,朋友有信.天下达德,智仁勇者:

好学近智,力行近仁,知耻近勇.至道至德,

至德至情,至情至诚,至诚至一,一情所通.

或生而知,或学而知,或困而知,至知至情;

或安而行,或名利行,或勉强行,至行至诚.

至知至行,至精至诚,修身治人,天下至治。

正文:

? 哀公问政於孔子.

? 孔子对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 天道敏生,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者,犹蒲卢也,待化以成,故为政在於得人,取人以身,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 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以生也 . 礼者,政之本也 ,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 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有五,其所以行之者三,曰,君 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达道,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 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 ,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公曰:「子之言美矣至矣,寡人实固,不足以成之也.」

? 孔子曰:「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 修身,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则能 成天下国家 者矣.」

译文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治国之道。

孔子回答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方略,记载在简册上有。如果有像文王武王这样的贤人在世,他们的为政之道、治国措施就能施行;如果没有,他们的德政、治国措施就不能施行了。天之道就是勤勉地化生万物,人之道就是要勤勉地处理政事,地之道就是迅速及时地种植。所以政治呀,就像土蜂取螟蛉之子化为自己的儿子一样快速,得到教化就能很快成功,(关于蒲卢:沈括以为蒲卢就是蒲苇,即芦苇。又《尔雅》云“蜾赢,蒲卢”,即今之细腰蜂,即土蜂。《诗》曰:“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蒲卢,取桑虫之子以为己子。)(政治,就像蒲卢就是蒲苇,即芦苇。水生植物,生长迅速,柔韧顺变。这里用以说明为政之道。比喻君子从政得到贤臣辅佐就会很快取得成功。)所以呀,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选取、得到人才;选取人才在于修养自身;修养道德要以仁为本。仁,就是具有爱人之心,爱亲人(父母)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爱亲人(自然)要分亲疏,尊重贤人(自然会)要有等级,这就产生了礼。礼,是政治(治国)的根本,因此君子(王)不可以不修身;想要修身,不能不(很好的)侍奉父母;要侍奉(好)父母,不能不了解人(道);要了解人(道),就不能不知天(道)。天下通用的人伦大道有五条,用来实行这五条人伦大道的德行有三种,就是: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之道,这五条是天下***通的大道。智、仁、勇三种,是实现这些人伦关系就必须要遵循的品德,是天下通用的道德。实行这些的目标都是一致的(践行这些大道和美德,都是靠一个‘诚’字贯彻始终)。这些道德,有的人天生就知道,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有的人经历了困苦才知道,最终都知道了,这是一样的。这些道德,有的人心安理得地去做,有的人为了名利去做,有的人被迫勉强去做,最终也成功了,都是一样的。”

鲁哀公说:“您说得太好了,达到极点了,但我实在鄙陋呀,不足以成就这些呢。”

?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于有智慧,努力实行(实践)就接近于有仁心,知道耻辱就接近于有勇气。明白了这三点,就知道了如何修身;知道(懂得)如何修身,就知道如何治理人;知道如何治理人,就能完成治理国家的事情了。”

注释?

哀公:鲁哀公,姓姬名蒋,“哀”为谥号。?

布在方策:记载在木板和竹简上。方:书写用的木板。策:竹简。?

蒲卢:旧注:“蒲卢,蜾赢也,谓土蜂也。取螟蛉而化之以为子,为政化百姓,亦如之者也。”一说指芦苇,性柔而生长快速。?

达道:天下古今***同遵守的道理。?

困:困苦,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