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为什么雷州有天南重地之称

为什么雷州有天南重地之称

雷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北纬21°15′~21°20′,东经109°22′~110°27′之间),纬度较低,地处热带,阳光强烈,气候炎热,空气湿度大,空气对流旺盛;三面环海,常年受海洋性季风影响,海陆温差大;且夏秋多台风,因而雷暴较多,是世界最著名的两大雷区之一(另一个是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古代人因雷州春夏多雷暴而命之为“雷州”,同时认为雷是主宰自然界的天神,于是产生了对雷的崇拜。

市内景点西湖,古名“罗湖”。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五月,文学大家苏轼由惠州再贬海南儋州,与胞弟苏辙(谪居雷州)同寓湖上,泛月湖中,爱其景物清幽,流连忘返。雷人为志贤踪,始易罗湖为“西湖”。景区内为纪念宋代名臣寇准、李纲、胡铨、秦观、苏轼、苏辙、赵鼎、李光、任伯雨、王岩叟等先后被贬到雷州或途经雷州,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而修建的十贤祠。古人一般都是“学而优则仕”,农家子弟考上举人、进士才能走上仕途,但历代皇帝身边都不乏小人佞臣,常常对异己进谗言,所以很多刚正不阿的有识之士被贬谪边疆,雷州距离京城遥远,荒蛮贫瘠,常常被作为流放之地。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苏轼等人从宋都开封贬谪到海南,古人能走这么远(尽管不情愿),而现代不少农民想必也没有走出过大山、走出过县城。

近郊有个雷祖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是纪念唐代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雷祖〕的祠堂,距今1300年历史。这里面还有个美丽的传说:民间传说陈文玉是一位半神半人式的充满神奇色彩的英雄人物——陈太建年间,古合州城西南五里白院村有一村民,名曰陈洪,以捕猎为生,家中养有一只九耳异犬,每次出猎皆卜犬耳,所捕猎物与犬耳所动相应。一日九耳齐动,陈氏回:一今必大获矣!”便邀其邻居十余人,同往州北之乌仑山。山中荆丛密绕,犬自早晨吠至太阳落山,无一兽出。猎人奇之,伐木而视,见犬从地里挖出一大卵,陈氏不知为何物,便抱回家中。次早,乌云密布,雷电交加。陈氏大恐,便置卵于庭中,忽然卵为霹雳所开,跳出一男孩,两掌有文,左曰“雷”,右曰“州”。陈氏将男孩禀明州官,官收卵壳寄库,男孩交陈氏养育,取名陈文玉。文玉聪颖过人,勤学不辍。长大后,功力绝伦,武艺盖世,文武兼备,屡受荐举,文玉却以双亲年老为辞,拒不当官,曾自谓曰:“侍君不能侍亲”,愿问视喜,以乐父母余年。”陈氏夫妇享年百十有三,相继殁于唐贞观二年。文玉为之守墓三载。期间,雷州这个地方有黎、瑶、壮、察、侗、苗等少数民族,他们经常相互寻衅,滋事倡乱。唐王朝为了稳定边疆,便启用土著陈文玉出任本州刺史。陈文玉任职期间,精察吏治,巡访境内,消民疾苦,政教并行,使人民安居乐业,民皆富庶,风俗大变。在施行德政之余,文玉深感本州乃天南重地,四海有事,兵家必争,为使黎庶安宁,便大修城池,公款不足则自捐薪俸,不费民财,并具疏把古合州改名雷州。雷州之名乃始于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而沿用至今。唐贞观十二年正月十五日,正当城工告竣,文武僚属欢欣巡城之际,文玉却生两翅,白日升天。百官见状,伏地而拜,文玉终年68岁。为了纪念这一个德政昭彰的地方官,郡民于州城西南五里英榜山立祠以祀,即今之“雷祖祠”。二进为祠的建筑主体,分正殿及东、西侧殿。正殿前设有拜亭,整个建筑形制呈“凸”字形排列,依次供奉陈文玉(中)、李太尉(汉朝的李广,居左)及英山石神(右),俗称“雷词三殿”。雷祖祠神话传说纷经,其中千年石人就有一段美丽的传说: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寇贼符益喜等不输税粮,倡乱骚扰,还煽动民族纠纷,闹得雷州无宁日。钦差都知司马陈襄,带领12只船的兵力,围剿征讨。当时,符益喜等驻师庙中,因朝廷官兵不熟悉情况,屡战不胜。后来,陈真虔祷雷祖,并于庙前张榜招兵。次日复战,陈襄远远望见雷祖陈文玉与汉太尉李广协同阴兵助战,这场战斗果获大胜,但贼首末擒。至夜,陈襄梦见雷祖对其目:“贼来降我,我收在庙前,化为石人。”黎明起视,果见四石人跪子庙庭,其中一个被杀了头。雷州从此得以太平,陈襄等拜谢雷祖,并具疏奏闻朝廷,于开平改元乾化二年,朝廷命郡它重建雷祖庙宇,并于雷祖庙西建李太尉庙,塑太尉像,与英山石神列而为三,称“雷词三殿”。

城外还有个三元塔公园,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说破土启基时发现三枚蛇蛋,以为此乃三元及第之兆,故名三元启秀塔。园内有博物馆、石狗馆和二公祠等景点。雷州人把狗当作“呈祥灵物”,在城门、村口、古道、巷口、门口、水口或古墓前,定会看到一尊尊或坐、或蹲、或伏,用玄武岩石雕刻而成的石狗。它如同守门的石狮子,被人崇拜,成为雷州的独特民俗文化。上古的雷州是荒蛮要服,百越族聚集之地,各民族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崇拜,这是由于落后的生产力和幼稚的思维,面对自然界发生的种种现象无法制服和解释,认为是天的意志所趋势,于是便依托百物之形作为图腾,保护安宁。俚、僚、僮人都是从事农耕兼之捕猎为生,故以保护农稼、有看护狩猎本领的兽物为图腾。因之,古时他们部族的名称字“狸、獠、僮”都加“犬”旁,非是侮辱他们属于未开化的种类,而是他们图腾崇拜的标志。从黄河中下游南迁的俚、僚、瑶、僮等少数民族是聚居在雷州较早的先民,僮人以猫为图腾,俚人以狸为图腾,瑶人则以狗为图腾,后来,他们在从事生产的同时驯服了犬,又以犬为图腾。古代的雷州,蛮烟瘴地,人口稀少。犬能呈祥喜报贵子,是人们的迫切心愿。因之,石狗雕刻硕大的生殖器,显示雄者的阳刚之气,是人们追求繁衍生息发展的崇拜灵物。石狗作为一方的“守护神”,安放在人们经常出入的必经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狰狞、威严的面孔让人看后总会产生不友善的感觉。于是,崇尚礼教的雷州先民便对石狗的形象进行了艺术塑新,雕刻其昂首咧嘴、含笑露善,如司仪迎宾,从此,石狗又被人称为“司仪神”。雷州石狗从“图腾”到“呈祥灵物”,到“守护神”、“司仪神”,反映了雷州先民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进步。石狗是用玄武岩(俗称青石)制成,这是火山爆发,溶浆形成的岩石。

唐五代之后,中原汉人与闽南人为避战乱大量迁雷,他们的文明与宗教信仰对雷州百越族的俚僚僮人影响极大,并为俚僚僮人所接受。俚僚僮人大部分慕化内属,加入汉闽人氏族,有的继续居住雷州,有的则迁往海南成为今日黎族。有的则迁往广西、云南成为今之的壮族。雷州历史上也出过很多进士官人,其中二公祠里的陈昌公做到朝廷学士,他编写书目众多,其中陈昌公家训不错,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家贫只要用心勤,莫待卧时望六亲。亲友皆因穷处断,无钱骨肉是闲人。嘱君早起无迟晚,早起三朝当一天。妻贤岂有家不富,子孝何须要祖田。时运未来君但守,世间恒有运迟人。买臣五十方富贵,太公曾作钓鱼人。若要富贵志三件,戒酒除花莫赌钱。赌钱皆因滔里起,酒起半酣即淫人。淫人妻女时快乐,不思日后妻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