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文献,现今的九龙半岛,在宋代称官富山和官富场。至于九龙一名,首次见于明代《苍梧总督军门志》中的《全广海图》,图中该地以山形显示,与官富巡司并列。清廷割让中国香港岛后,为了行政和防守的需要,将官富巡检司移于九龙寨,并改称九龙巡检司,至此,九龙便取代官富,代表整个半岛。 说起九龙这个名称,你可会想起九条蜿蜒盘桓的巨龙?事实上,‘九龙’常作为图案出现于中国建筑,全国各地都有九龙壁。那麽,作为地名的九龙,又是如何得名的呢? 据说,九龙的得名,是由于地形像九条山脉蜿蜒而来,而山脉俗称龙脉,所以出现九龙这个地名。至于九条山脉是指哪九条,向来没有明确指出。如果单以九龙北面的山岭而言,由西至东,计有尖山(鹰巢山)、毕架山(烟墩山)、狮子山、鸡胸山、慈云山、东山、大老山和飞鹅山,只有八个,还有一个在哪里呢? 传说宋末君臣为避元军,逃至九龙官富场附近。幼帝一天对大臣说:‘这里一山一龙,***有八条龙。’陆秀夫说:‘皇帝是真龙下凡,加起来有九条龙了。’此后这一带就称为九龙。 也有人认为,九龙北面的八座山应加入西面的琵琶山,合成九条龙。有些人主张,‘新九龙’的群山也应算进去,包括大上托、五桂山、照镜环山和魔鬼山(炮台山),这又超过了九个。这样怎么数也数不清,于是有人说,九龙的九只是虚数,泛指众多的山岭,而不是真的指九座山。堪舆学家则认为,九龙的龙是指风水学上的龙脉而非山峰,九龙是取‘九枝龙发脉向南边入海’而得名。 关于九龙的得名,还有其他说法。清代的《虎门览胜》说,从前有九兄弟善泅水,一晚他们戏于海中,皆化为龙,栖其神于山,因而得名。彭德(K.M.A.Bart)根据《蛮书》说:‘九即后,龙(亦作隆)即坐,此皆原日蛮人土音。后人改用较雅之名字,故称九龙。’然而《蛮书》根据的是云南语言,用来解释粤方言区地名,就不恰当了 九龙或称九龙半岛(英语:Kowloon)为中国香港的三大区域之一,是除了中国香港岛以外市区的主要组成部份。九龙是一个半岛,东南西三面被维多利亚港包围。过去由于英国与中国的租约问题,曾一度分为「九龙」(即界限街以南)与「新九龙」(即界限街以北)两部份。但自从中英谈判使中国香港的前途明朗化,「新九龙」这种划分已经不再有意义,所以现时两地都一并称为「九龙」。不过,现时部份位于新九龙的物业跟新界的物业一样,是要向特区 *** 缴交地租的。 [编辑] 地理及行政区划 根据中国香港地政总署测绘处于2003年12月公布,九龙面积为46.93平方公里。辖下***有5个分区,每区均有其各自的区议会: 九龙城区 观塘区 深水埗区 黄大仙区 油尖旺区 而立法会选举选区则有两个: 九龙东 包括黄大仙及观塘(2004年:5个议席) 九龙西 包括油尖旺、深水埗及九龙城(2004年:4个议席) [编辑] 人口 根据2001年中国香港人口普查,九龙的人口总数为2
023
979,占全港人口30.2%
.geocities/sanaqmc/ind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