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的意思

“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的意思

该是取自姚广孝的《京口览古》的最后两句诗句 。

京口览古

——姚广孝(元末明初)

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雕残

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

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

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前面的不说,我们来说最后两句,也是最经典的两句。

萧梁:即南朝 梁 。因 梁朝皇室姓 萧 ,故史称 萧梁(起于502年,萧衍接受齐和帝禅让;止于557年,敬帝萧方智禅位于陈霸先。历经四帝,前后五十五年。) 。

北固:即北固山, 座落在长江之滨的北固山,可说是一座“三国山”。但它更是一座充满了英雄豪气的山。因为有孙刘联姻的故事,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北固,即景抒情,壮怀激烈,留下多少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北固是山,山上有个寺,青青客是穿青衣服的人,这里指和尚(也就是道衍自己),倦看,就他自己的说法,就是太明了了就看厌倦了

翻译过来是说:南朝的江山现在在何处?我这个北固山寺庙的和僧客清楚得都厌倦看了。

意思用南朝暗指当时的明朝统治。

这诗是怎么作的呢?:道衍与宗泐都是明初的高僧,并在洪武九年有一次由南京同返吴门的经历。对于道衍的心迹宗泐甚至是清楚的,因为就在那次同返吴门,路过镇江北固山时,道衍不慎在他的诗中暴露了自己的野心。

作者姚广孝(1335~1418),元末明初政治家、高僧。元至正十二年(1352)出家为僧,法名道衍,字斯道,自号逃虚子。苏州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与文学家宋濂、高启等交友,又从灵应宫道士席应真习道家《易经》、方术及兵家之学。二十三年于径山从遇庵大师潜心于内外典籍之学,成为当时较有名望的高僧。但始终未曾放弃成就大业的抱负,追求功利,仰慕元初僧人出身的开国功臣刘秉忠,欲成开国建业之功。明初,因其故友多被明太祖朱元璋所杀,对洪武朝政治怀有强烈不满。

事实上,赏阅姚广孝诗文,至为重要的乃是以诗观人。世人议论广孝,常以异僧诋毁之。其中的原因大抵是他劝导且帮助燕王夺太祖嫡孙之位,既违背了佛法戒律,亦忤逆了儒家君臣之礼。然而观其终究不改僧相之举,则不能单以纯粹之功利心定论。由是,以其心中郁结之感性与知性矛盾去返观,仿佛恰当些。这种郁结使姚广孝在精神修养上,对宇宙、生命秉有一种圆融之理解。而另一面,在现实生活中,又使他对人世充满了实在而宽阔的真挚情感。

登北固山而感叹社稷人生的诗句中,名气最大的恐怕要推南宋辛幼安的《永遇乐京口北固山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此的气势确是担得起杰作二字,其实辛幼安还写过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小令,意境与晚年稼轩的心境更为吻合。“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此时的道衍和尚虽没有像辛弃疾已步入老年,但四十出头,毫无建树的现状,让他心寒而失了信心。实话也是如此,一个和尚过了四十,没有混出点名堂,等待他的也就是暮鼓晨钟的日子了。所以道衍面对滔滔长江,不由聊发轻狂,写出了《京口览古》这首诗。

“萧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这样的诗句,岂能够逃过宗泐这个久在政治圈中的人物,他一语点破:“此岂释子语耶?”道衍报以一笑。这一点一笑,可以想像二人交情的不浅,也足见宗泐和道衍在某些思想上的契合。

一入政治的圈子,对道衍来说可谓是如鱼得水。马后丧事之后,他已经和燕王超越宾主的关系,朱棣为他的学识而折服,而他更是不停地为朱棣洗脑。很多时间燕王已经放弃了继承大统的念头了,太子朱标死后,或许曾经想过,也积极争取过,但很快为老和尚(老和尚指朱元章)

的动作打消了这个奢望。

在立皇孙朱允炆的过程中,老和尚对自己的儿子一点也不手软,就像当初对付自己的部下一般。洪武二十八年,老和尚为自己的孙子布下了最后也是自认为最有用的一个保障。在这个名为“皇朝祖训”的文件颁布时,老和尚下了如此一条定制:“凡后代之人若想更改祖训,以奸臣论,杀无赦。并再此重申不得设立宰相,不得谋道,否则格杀勿论。”

老和尚把问题想简单了,所谓“人走茶凉”,对任何人都适用。人是活的,就在于能够思考应变,律条是死的,人总能够想个方法遮掩过去。老和尚最大的失误是找错了托孤的重臣,或者讲他为自己的皇孙选错了治理国家的辅臣。历朝历代凡是托孤大臣俱是名满天下,权倾朝野的人物,虽可能会在以后的时间里滋长些阴暗的想法,却还是无法轻易动摇一姓之江山,但在维系权利变动之初的效果方面来看,还是十分有效的。而老和尚却给自己的宝贝孙子找了二个内阁的文员。如此的书生对于新君似乎容易控制,这样的人,其忠心的程度也是不必怀疑的,但也有些致命的毛病,其一是纸上谈兵,其二是结党争权。这些毛病在老和尚身上没有影响,而在建文新君身上却是要命的```````

意思好象就是指他自己看透了朱王朝将会发生大的事故,让开国君主的基石不复存在(的确也是,成祖即位,迁都,费旧人,费旧的制度,对外长期打战,过分宠信太监```````),只有道衍自己看得清楚,也是他帮成祖即位的。谢谢采纳为最佳答案并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