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九月九 登高望远举杯酒(2006-10-30 22:20:47)转载▼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话故事。相传东汉时,汝南县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都健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费长房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他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抿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日,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节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过重阳节的习俗在当时文人雅士中已颇为盛行。到魏晋南北朝时,重阳已被民间普遍重视。晋人周处《风土记》中记载:“以重阳相会,登山饮酒,谓登高会,又名茱萸会。”又《齐人月令》中说:“重阳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以泛之,既醉而还。”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说明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了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载了当时北宋重阳的盛况。《武林旧事》也记载有南宋宫廷“于八日作重九排当”,以待翌日隆重游乐一番。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九九艳阳天”,云淡山清,秋高气爽,又正值丰收季节,橘红橙黄,栗开榴绽,金桂飘香,遍野盛开的黄花,满山丰硕的果实,风光迤逦,是出外游览的最好季节。故重阳也有不少别称。晋代因为大诗人陶渊明喜欢在重阳赏菊,人们又称为“菊节“或“金节”。南北朝时,在荆楚一带,人们在此日“籍野饮宴”,所以有人也就把它称为“野餐节”。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节的习俗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古代登高,并不限于九月九日这天。清人赵翼的《陔余丛考》说:“登高不独九月也。昌黎有《人日城南登高》诗:《隋书·元胄传》:‘文帝正月十五日与近臣登高’,是人日及上元皆登高矣。”只是重阳登高的习俗最盛,一直延续了下来。
登高之所以流传下来,正是因为值此秋高气爽之际,登高远望,赏菊插萸,饮酒作诗,是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益处的趣事。这才是登高风俗之所以会长期延续的真正原因。“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表达了他在重阳登高时的思亲之情。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写道:“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在这首诗中,作者在重阳节当日,恰与好友相逢,他们一起登上了高山,给头上插满了菊花,喝着酒,吟着诗,好不快活,作者还慰籍朋友不必流泪,表现了作者喜庆的情怀,这正与王维的那首诗格调相反。再看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他乡***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与王勃的《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这两位“初唐四杰”中的“二杰”在重阳日中所作诗作如出一辙,都表现了作者在他乡的愁思。一个登上高山,望着故乡,归心似箭,泣不成声。一个望着家乡的方向,“他席他乡送客杯”,把思情寄托在北地来的“鸿雁”中,这种有家不能归的悲切情感在重阳节里得到了彻底地释放。古人重阳登高诗作很多,在时令风俗文化中相当突出。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是重阳节最主要的时令风俗食品。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宋代诗人写到重阳糕的有很多。可见,重阳糕在唐代开始有了。而到宋代已经在社会生活中普遍流行了。甚至连北宋时居于祖国北方的金国人,也模仿汉人的风俗,在重阳节吃糕,名为“宝阶糕”。
那么,究竟为什么吃重阳糕呢?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天登高庆节,对于无高可登的,或者是无力登高与来不及登高的,则以重阳糕来代替一下,因为“糕”,“高”两字谐音。也有的说还有别的意思,明人谢肇澜的《五杂俎》说:“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祝曰:‘愿儿百事俱高’。此古人九日吃糕之意。”同样是取“高”字谐音,却别有良好的祝福之意。
重阳节还有持螯赏菊的习惯。值此菊花盛开、螃蟹上市之时,如孟浩然所说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又如曹雪芹所写的宝玉等人在大观园持螯赏玩,当然是令人欣然神往的。关于吃蟹,《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写到大观园一顿蟹宴,花去的银子够庄稼人过一年的。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著名女诗词家李清照在《醉花荫》中写道“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的一生是悲惨的,像这样一位才女,命运却于她如此不公,她与丈夫赵明诚一起度过了二十八年的幸福生活,可惜赵明成却早逝,让病魔夺去了生命。后嫁与势利小人张汝舟,在家庭暴力的遭遇下,终日忍受着非人的磨难,前后两种生活落差悬殊,所以李清照的情感最为丰富,她喜欢做梦,因为在梦中她能见到她的爱夫赵明诚,一回到现实中,她又十分的悲凉凄惨。在重阳节这天,她愁得睡不着觉,喝了菊花酒,看到自己比黄花还瘦,这说明她当时已十分憔悴,终日生活在痛苦之中。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阳》中写道:“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首词描绘了重阳节前后菊花盛开的繁荣景象,表现了主席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菊花开在农历九月,因称“九花”。旧时富贵人家到重阳节以菊花布置为山形、塔形,称为九花山、九花塔。
清代王韬在《瀛埔杂志》一书里描绘当时设在上海豫园萃秀堂门外的菊花会:“瘦石疏苔,曲廊小榭,已觉萧然有秋意。绕湖石折而东北,境地开朗,遥见菊影婆娑,毕呈眼底。循回栏而入,则万卉齐花,高低疏密,罗列堂前,棐几湘帘,瓷盆竹格,无不尽态极妍,争奇斗胜。”
插茱萸和簪菊花
九九登高,并不仅仅登临饮宴、赋诗作文而已,它还是有其他活动的。这些活动综合而成为“登高会”。登高会也叫“茱萸会”,因此也被称为“茱萸节”。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戴的。
独特的过节形式
重阳节在陕北是正式收割的季节,有首歌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谷子呀,糜子呀,上呀么上了场。”陕北过重阳在晚上,白天是一整天的收割、打场。晚上月上树梢,人们喜爱享用荞面熬羊肉,待吃过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火光,谈天说地,待鸡叫才回家。夜里登山,许多人都摘几把野菊花,回家插在女儿的头上,以之避邪。
在福建莆仙,人们沿袭旧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我国古代就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即今之糕点、米果之类。宋代《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其时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新,遂成积习。”清初莆仙诗人宋祖谦《闽酒曲》曰:“惊闻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成绿粉湿,明珠颗颗唤郎尝。”近代以来,人们又把米果改制为一种很有特色的九重米果。将优质晚米用清水淘洗,浸泡两小时,捞出沥干,掺水磨成稀浆,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加红板糖(掺水熬成糖浓液),而后置于蒸笼于锅上,铺上洁净炊布,然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若干时即熟出笼,米果面抹上花生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叠,可以揭开,切成菱角,四边层次分明,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适口,又不粘牙,堪称重阳敬老的最佳礼馔。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重阳祭祖者比清明节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重阳节被定为老人节
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今年重阳节,也是我国第十八个老人节,前两天,我们的记者走访了西安市100余名上班族,发现竟有4成的上班族表示不知道老人节,这真让我们心寒。我们如今的年轻人,只记住了西方的什么万圣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却把我们中国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节日忘却了,这真有些本末倒置,邯郸学步之嫌。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被西方的文化所蚕食,这让我们感到忧心忡忡。如何把我们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