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出自?

“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出自?

“一百五日寒食雨”是说冬至过后第一百零五天是寒食节,往往下小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是说寒食节过后的清明节,吹来了春天里二十四番花信风里的其中一番。

这两句出自宋代徐俯的两句诗句。

“一百五日”是寒食的别称,是从冬至开始计算的。“二十四番”也是虚指的说法。

花信风,即应花期而来的风。自小寒至谷雨,凡四月,***八个节气,一百二十日,每五日一候,计二十四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每候都有某种花卉绽蕾开放,于是便有了“24番花信风”之说。

从这一记载中,一年花信风梅花最先,楝花最后。经过24番花信风之后,以立夏为起点的夏季便来临了。

扩展资料

二十四番花信风不仅反映了花开与时令的自然现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这种现象来掌握农时、安排农事。在民间有许多民谚是反映物候的:

1、春天孩子面,冬天后奶面。

春季的天气变化无常。春季在寒冬之后,盛夏之前,这时南方已热,北方还冷着,南北的温度差别全年最大。因此,北方的冷空气,南方的热空气,常易发生冲突,造成锋面,发展成气旋。气旋来了,天便下雨;气旋去了,天又转晴。春季的气旋最多,天气也就变化无常,好像孩儿面,忽哭忽笑的样子。

冬天的冷风、乌云,非常可怕,好像后娘的凶相。这是因为冬天北风盛行,在福建省内,正是半稳定性极锋来回往复的地带,所以又多乌云,海面上更多暴雨,天空景象是非常可怕的。

2、二月清明一片青,三月清明草不生。

全年二十四个节气,在阳历的月日是确定的,在阴历是不一定的。清明节在阳历四月五日,在常年是阴历三月初。如果碰到有闰月的阴历年,很可能在阴历二月初。那么,阴历二月行的是阳历四月的天气。三月行的是阳历五月的天气,比较平年的二月三月,要暖得多了,所以说清明在二月,野外一片青;清明在三月,大地还未回春。

3、两春夹一冬,必定暖烘烘。

根据我国习惯,阴历正月初一和立春都认为是春的开始日。在阴历连续平年之后,立春就在阴历十二月中,和阴历正月初一隔着半个月的时光。这半个月在阴历年底,还是冬天。这就是“两春夹一冬”的意思。

4、未到惊蛰先动雷,四十八天云不开。

相传惊蛰是全年初雷之期,实际上不可一概而论,要看各地方各年份而定的。愈北的地方,初雷愈迟;愈干冷的年份,初雷也愈迟。假使那一年,南方气团来的特别早、特别强,初雷之期也可提早。南方气团既经北来,此后下雨的机会自然多了,但是不一定有四十八天。

5、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这是冬去春来天气变暖的现象。但所说断雪断霜的日期,各地不同。大凡纬度愈北,断雪断霜的日期就愈迟。例如断霜的平均日期,南京在三月十八日,北京要到四月十三日。

百度百科--花信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