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二十四节气养生除了护肝还注意什么

二十四节气养生除了护肝还注意什么

二十四节气养生

祖国医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天人相应”,强调人体与自然界的息息相通、和谐统一,养生保健方面必须遵循和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主动调节自己的衣食起居,不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才能收到好的成效。 自然界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其中每个季节又有六个节气,一年***有24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不同的气候特点,相应的养生重点也有不同。

立 春

每年的 2月 4 或 5 日;春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 24节气之首;立:建立、开始之意,表示冬季结束,春季由此开始。 春季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逐渐回暖,但变化多端,早晚温差大,更有可能出现“倒春寒”等异常天气,若骤减衣被,可能感受病邪而致病,故春天宜“捂”。

起居上:晚睡早起,舒展形体,增加户

外活动,踏青,野游,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万物复苏的生命活力,陶冶情操,增强体质。

春季对应人体的肝脏,养生保健要以保肝护肝为第一要务;保肝的三个要点是:保证睡眠;调畅情绪;注意饮食。

1. 保证睡眠: 从晚上 11点至夜里的 3点对应着人体的胆经和肝经,这段时间的睡眠对保肝护胆非常重要。中医有“肝藏血”、“卧则血归于肝”之说,认为肝脏有调节血量的功能,夜里回到肝脏的血流量是白天工作时的5倍,良好的睡眠有利于养肝护肝,也有利于肝脏发挥其各项功能尤其是解毒功能。

2. 调畅情绪:肝属木,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故应戒怒恚或抑郁,保持情绪舒畅,以免肝气郁结或化火,影响健康。

3. 饮食宜忌:

减酸增甘:酸味入肝,其性收敛,不利于肝气的升发和疏泄;甘味入脾,能健脾益胃;“见肝之病,当知传脾”,肝和脾关系密

切,互相影响,需同步调理。

注意清泄肝火:多食各种绿叶蔬菜,尤其是荠菜、薄荷和豆苗等;菊花、玫瑰花、决明子、三七花等可代茶饮;佛手能疏肝理气、化痰清热,毒副作用小,可常服;

忌食发物:有动风、助火、生痰作用的食物:鱼、虾、蟹、牛羊肉、鸭肉、香椿、芫荽、豆豉、腐乳等。

少喝酒:酒精里的乙醇是在肝脏进行代谢的,一般人的肝脏24小时只能分解50毫升的酒精,相当于2两白酒,所以长期嗜酒会加重肝脏负担,进而严重影响肝脏功能,甚至导致酒精性肝硬化等严重后果,所以只宜少量饮用低度红葡萄酒(10~30毫升),对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保护心血管有一定益处。

雨 水

每年的2月19或20日,第二个节气;此时自然界特点是:天渐回暖,开始降雨,万物萌芽生长。

春季的主要病邪是风邪,“风为百病之

长”,寒、热等病邪往往借助于风邪侵入人体;所以春季养生要注意做到“避风如避剑”;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就已经提醒我们:“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惊 蛰

每年的3月5日或6日,第三个节气;正值九九艳阳之际,春光融融,气温回升最快,蛰伏在地下的小动物结束冬眠。正所谓“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仍要注意气温的冷暖变化,尤其是“倒春寒”之类的异常天气。

春 分

每年的3月19~22日左右,第四个节气。 “春分”有两方面的含义:

1. 昼夜均分,各12小时,自此之后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2. 平分春季,位于春季之中,之后气温继续回升。

这是一个“阴阳均而寒暑平”的时候,我们养生的重点也要从以下三方面注意保持体内的阴阳平衡:

起居有节:晚睡早起,增加户外活动; 饮食合理:清泄肝火,忌发物,少饮酒; 情绪平稳:戒怒恚或抑郁,心情舒畅,乐观向上。

清 明

每年的 4月4 或 5日,第五个节气。此时气温渐高,降雨增多,天气清朗,四野明净,生机勃勃;

清明同时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叫“踏青节”:多安排祭祀和扫墓,表达对故人的尊敬和怀念;同时也可春游踏青,融入明媚春光,强身健体,心旷神怡。

谷 雨

每年的4月20日前后,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其实就是雨生百谷之意:雨水增多,农作物生长旺盛;

“清明无雪,谷雨无霜”:谷雨之后寒流出现的可能大为减少,气候温暖且衡定;

小土黄:清明的最后三天加上谷雨的15天***18天。此时空气中湿度逐渐增加:

容易出现湿邪困脾、干扰脾胃功能的情况,所以此时的养生重点应该转移到健脾护胃方面:

饮食定时定量;

少食油腻、辛辣刺激及生冷不洁之物; 避免劳逸失常或思虑过度。

可常食用健脾利湿之物:茯苓、薏苡仁、扁豆、山药等;或常服:参苓健脾胃颗粒、香砂平胃散等。

立 夏

每年的 5 月 5 或 6日,24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夏季由此开始。

自然界的阳热之气日渐增多,气候炎热,各种生物生机旺盛,生长繁茂,同时也是人体的阳气最旺的一个季节。

夏季对应人体的心脏,要时刻注意保护心脏:

“心为君主之官”:天下不可一日无君,而人体更是不可一时无君:心脏跳动一刻不能停止。

而西医心血管专家也提出了“健康从心开始”的口号。

心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道里正常运行,成为血液循环的枢纽和动力;血液在脉道中循环无端,周流不息,把营养物质送达全身,维持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保护心脏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过劳而耗伤心气:劳则气耗; 睡好午觉:中午11点~13点为心经所主,此时一定要好好休息,不妄作劳,以护心气。

保持情绪稳定和舒畅,避免激烈起伏;中医认为“喜伤心”,“喜则气缓”:过喜则心气涣散、心神跳荡,气血失于和顺。

小 满

每年的5月21日左右,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夏季的第二个节气;自然界的生物比较丰满和茂盛,故曰“小满”。

夏季在饮食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少油增盐;

2. 多吃苦味食物:苦味入心,助心气,

清心火;

3. 注意选择一些凉性的、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各种瓜类、莲藕、西红柿、绿豆等;但要注意避免过多的寒凉饮冷,以免损伤人体的阳气;中医的著名观点之一:“春夏养阳”,即春夏之季重在养人体的阳气,勿因各种不良行为和习惯导致阳气的损伤。

4. 红色、橙黄色食物有利于心血管,可以经常食用。

芒 种

每年的6月5或6日,24节气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芒种”之意是:麦类等有芒作物开始收割,而谷类等作物开始播种:进入了农忙时节。

夏季的主要病邪是暑邪和火邪;二者均为阳、热之邪,伤阴耗气,常上犯头目,扰及心神,导致多种疾病和症状:如口干舌燥、咽痛、咳嗽、大汗出、烦躁不安、头晕头痛、尿短赤、大便难等。

起居上:晚睡早起;降低活动强度;午

后炎热时注意躲避高温,适当减少户外活动;

饮食上:清淡为宜,适当进食寒凉性食物,及时补充水分;

情绪上:心静自然凉,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以免火上浇油。

夏 至

每年的6月21或22日,24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夏季的第四个节气;

“至者,极也”;为日长之至,即白昼最长,此后逐渐昼短夜长;也就意味着此为自然界阳气最旺之时,同时阴气开始生长。

夏至之后开始进入最热的“伏天”;“伏”有两层含义:躲避高温,减少外出以避暑气;此时也潜伏着阴寒之气;

夏至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易在冬天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夏至之时加以调治,可取得更好的疗效:借助自然界的阳气来补充身体所欠缺的阳气。

小 暑

每年的7月7日或8日,第十一个节气,

也是夏季的第五个节气;

“小暑”之意即:天气炎热,但还不是最热。

大 暑

每年的7月23或24日,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此时正处于“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且湿度较大:“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长夏” 的养生

“长夏”是指每年的7月23日~9月22日,包括大暑、立秋、处暑和白露四个节气;此时正值夏秋之交,与脾相应,而主要病邪就是湿热之邪;

养生重点:

避免淋雨、涉水、久居阴暗潮湿之地; 忌肥甘厚腻及酒水饮料;

常服薏苡仁、茯苓、山药、扁豆等健脾利湿之品以及绿豆、瓜类等清热利湿之品。

避免劳逸失常;

避免思虑过度。

立 秋

每年的8月8日或9日,第十三个节气。 暑去凉来,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但仍未进入秋天气候。

处 暑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第十四个节气。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但早晚的气温已开始下降,温差逐渐增大。

白 露

每年的9月7日前后,第十五个节气。 凉爽季节的开始,气温逐渐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夜来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成白色的露珠,故曰“白露”。

是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俗语说“白露身不露”:此时需注意保暖,及时添衣,避免受凉。

开始进入典型的秋季气候:雨水逐渐减少,空气湿度小,秋燥逐渐显现。

警惕秋燥伤肺,多食润肺化痰、清热养

阴之品;

白色食品保肺最宜:大白菜、白萝卜、百合、山药、大蒜、莲藕、银耳、杏仁、梨、白芨、鱼腥草、薏苡仁、牛奶等。上述食材可自由组合,随意加工成菜品、汤、粥、羹等等,每日坚持服用。

秋 分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第十六个节气。 “秋分”有两层含义:

1. 一天 24 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自此之后昼短夜长;

2. 位于秋季之中,平分秋季,自此之后逐渐进入深秋季节。

气候特点:气温降低速度明显加快:“一场秋雨一场寒”;

养生重点:

及时增添衣被,防止受凉;

加强体质锻炼,增加户外活动,登高观景,心旷神怡;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忧伤悲愁损伤肺气。

寒 露

每年10月8~9日交季,一年中的第十七个节气。 露气寒冷,快要凝结成霜,东北、西北地区甚至已开始下雪。

民间谚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吃了重阳糕,单衣打成包”之说,亦即此时应注意加衣保暖,避免受凉。

此时也真正进入“多事之秋”:气温越来越低,空气干燥,易患各种呼吸道疾病。

养生重点:

早睡早起,避免劳累,坚持锻炼,增强体质;

少吃辛辣刺激、香燥及肥甘之物。 霜 降

每年10月23 或 24日; 一年中的第1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的自然界天气渐冷,常有冷空气侵袭,气温下降快;当降至零度以下时,露水凝结成霜。草木黄落,蛰虫皆俯;在这“风刀霜剑严相逼”之时,要注意避寒保暖,谨防呼吸

道、胃肠、心脑血管以及骨关节疾病的发生或加重。

进入所谓“土黄天”:霜降前3天开始,后延18天(亦即寒露的最后3天加上霜降的15天,***18天),适宜进补。但不能盲目补之,一定要遵循“虚则补之”的原则, 分清气、血、阴、阳,根据自己的体质需要,有选择地进补。

气虚的症状和表现: 神倦,肢软乏力,气短,汗多,语音低微,动则加剧,面白,舌胖边有齿痕等;身体的能量储备和调节、调动能力不够。

补气的药物及食物:人参(各种野生或家种的红参、高丽参、白参、西洋参等)、党参、南、北沙参;黄芪、山药、冬虫夏草、扁豆、鸡肉等。

血虚的症状和表现:头昏,乏力,心慌,饮食及睡眠差,面色、唇色及爪甲色淡,舌质淡;

补血的药物及食物: 当归、熟地黄、黄精、三七、制首乌、枸杞、大枣、龙眼肉、黑芝麻、鸡蛋、海参、黑木耳、紫米、红糖、

动物肝脏、牛肉等。

阴虚的症状和表现: 干燥失润、伴有热象:咽干口燥、五心烦热、性急、易饥、体瘦、大便干、舌红少津等;

养阴的药物及食物:西洋参、沙参、生地黄、麦冬、玄参、山药、百合、银耳、燕窝、小米、牛奶等。

阳虚的症状和表现:阳虚一般为气虚之渐,在气虚的基础上加寒冷的表现:冷、淡、清、稀、润:身寒肢冷、喜静淡漠、乏力嗜睡、易腹泻、尿频、舌淡而润;遇寒加剧,得热则舒。

补阳的药物及食物:鹿茸、附片、杜仲、虫草、红参、高丽参、紫河车(胎盘)、羊肉、狗肉、牛肉、韭菜、葱姜、葵瓜子等。

温馨提醒:体质及身体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要时请向专业人士请教。

立 冬

每年的11月7日或 8日;一年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冬季由此开始。(四 “立” 之一: 立:建

立、开始之意)

此时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剩余,但北方的冷空气又频频南袭:谨防冷暖无常的气候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冬,终也,万物收藏也。”

冬三月:生机潜伏、万物蛰藏;对应人体的肾脏;与之相适应,人体也应沉潜含藏,敛阴护阳;

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日出而作;放慢节奏,不过分劳累;

情绪安宁,含而不露,自得其乐:正如《黄帝内经》所言:“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避免情绪激烈起伏和烦扰;

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和抗寒能力:“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但要避免晨炼,以免诱发心脑血管病。

小 雪

每年的11月22或23日,一年中的第2二十个节气。此时北方可能会有小范围、少量的降雪,故曰“小雪”。

养生好习惯:泡脚:温通经脉,解乏,增加抗寒能力,调养脏腑,促眠;可配合按摩,尤其是涌泉和足三里;同时也可加入各种药物:杜仲、寄生、独活、红花、(淮、土)牛膝、艾叶、鸡血藤、威灵仙、姜、酒、醋等。

大 雪

每年的12月7日(个别年份的6或8日);一年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更冷,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降到0°以下。

防寒保暖,谨防强冷空气和低温对人体的伤害。

阴冷晦暗的天气会影响人的心情,再加上户外活动和光照减少,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需及时调整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冬 至

每年的12月21~23日之间,一年中的第 二十二个节气,但却是最早制定出来的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又称为“冬节”,古时也被定为 “子月”。

这一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阴极之至,

阳气始生: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

同时也进入了最寒冷的阶段:开始“进九”(数九)。

血遇寒则凝:低气温易诱发心脑血管病、胃肠病、慢阻肺以及骨关节病等;此时也是各种慢性病患者死亡的高峰时期。

小 寒

每年的1月5~7日之间,第二十三个节气。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气温最低:“小寒大寒,冷成一团”。(“三九”恰在此节气内:1月9~17日)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最寒冷的天气就是阴邪最盛的时候:注意保护阳气:避寒就温;

多晒太阳:“负日之暄”:背日光而坐,感受太阳的温暖,以壮人阳气,温通经脉;

不受凉;不居处阴冷之地;不随意减衣; 不食生冷,多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牛羊肉、韭菜、藠头、茴香、辣椒、葱姜蒜等;

多吃含铁和钙的食物有助于增加抗寒能力;含铁多的食物:蛋黄、动物血及肝脏、

黑芝麻、黑木耳、红枣等;含钙多的食物:牛奶、海带、鱼虾等。

大 寒

每年的1月20或21日;24节气中的最后一个,与立春相交接,冬季即将结束,天气渐暖,又将迎来新的节气轮回。

仍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要急于减衣;适量食用坚果类食物(每天15克):温养全身组织,油润去燥,补充维生素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