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洪秀全打下南京以后,天平天国就走向了灭亡?
满人入关后,就一直担心民间会扛着“复明”口号反清,于是,殚精竭虑想将各种苗头掐于襁褓之中。不过,民间各种反清起义却是不断,然而,成气候的似乎只有太平天国运动。现在再看这段历史,各种评述倒也客观,洪秀全的一些观点有其进步的地方,但是,他后续的一系列作为,实在是让人诟病。
当年,孙中山是极为认可洪秀全的,并且,还公开宣传他。在史学家看来,他此举用意就是想激发更多的有志人士,推翻清政府,所以,他对太平天国的评价相当高,那些将领们都是“民族英雄”。并且,孙中山还鼓励他人写了一本《太平天国战史》,虽然,没啥史学价值,但这在当时是有相当的积极作用。
那么,洪秀全为什么会突然就反清呢?
洪秀全是一农耕子弟,读书很上心,就是考试运不佳,屡考屡不中,这个打击实在太大,于是,就大病一场。1943年再一次考砸后,就读到了一本书《劝世良言》,这是基督教的布道书。洪秀全看后的想法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没准就全心全意信基督教了,洪秀全则是认为自己就是上帝。
于是,洪秀全就开启了另一种生活状态,先是自行施洗,然后,就和自己好友到附近传教,还写了很多“教案”,如《原道救世歌》等,内容当然是说当时社会有多糟糕让人们信“拜上帝”。期间洪秀全还申请过加入基督教教会,结果被拒了。于是,他又去广西,这时“拜上帝会”已有不少信徒,他被奉为首领。
洪秀全是极有抱负之人,只是他的理想屡屡被考试击溃,他干脆自立为王,自个说了算。他能在两年的时间内,就攻占了南京,可见,他的前期口号是深入人心的。他在宣传拜上帝会时,讲的就是“天下为公”这个思想,这对于没有土地的底层百姓来说,太具有俘获力了。
那么,洪秀全建都后,都做了些什么?
咸丰三年的3月19日,攻克南京,斩清两江总督陆建瀛和江宁将军祥厚。到了29 日,洪秀全入城,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太平天国的首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仅接着,太平军又分军东征,攻克镇江、扬州。从此,太平天国革命进入把胜利推向全国的新阶段。在此后的10多年时间里 ,太平军继续西征、北讨和东进 ,战火燃遍了大半个中国。
这期间,施政纲要当然是要有的,不过,从后期的表现来看,这些措施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帮助作用,那么,是这些“制度”不服水土呢,还是另有原因?
这里,就让我们先来看看洪秀全本人的做法吧。
《江南春梦笔记》说了一大串数据,是有关洪秀全个人生活的。天王府是没有太监的,所有的服务人员均为女性。这些干活的女性们是有职位高下的,二品女官直接管理60人(含自己),这60人各自管理20人,1200人料理天王府的大小事情。再来看一下洪秀全的后院,这也是后人抨击最多的地方,革命还没完全成功,洪天王就天天只顾着自己温柔。
按照这本书所给出的数据,洪秀全的嫔妃一***有1169人,这是什么概念,帝王家不过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这可是十倍还要拐弯呢。洪秀全不是说自己是“上帝”么,那么,他的这些嫔妃们是如何定“封号”的呢?王后娘娘一名,她管着16个名位,什么爱娘、妙女等,一***是208人;王妃24名,名下管着7个名位,一***960人。
看到这些数据,估计大家就明白了,洪天王要照顾如此规模的“家人”,哪还有精力在革命上。连嫔妃加上工作人员,天王府有超过2300名女子。如果,当年洪秀全考取功名的动力,就是为了充实后院的话,那么,他的目标是远远超过了。所以,后来起义失败也不足为奇了,眼睛只能看到脚尖的那块土地,自然就走不了多远。
不过,后来清兵包围天京时,洪秀全的做法倒还是能看出读书人的气节。那时城内没有吃的,洪秀全没有选择弃城,坚守的同时,还在宫中的草地上挖百草,将其制作成团,还给了一个名字“甜露”,要大家吃这个饱腹。关于他的去世说法也各异,有说因病去世,有说是自尽,在他死后一个半月,天京城破。
有人惋惜过,按照前期势若破竹的节奏,这场起义应是有概率掀了清政府的。不过,再仔细看看,其实,这种可能也不大,那时的中国已经被列强们盯上了,他们需要一个能合作的政府。在内,太平天国从上到下都沉迷于个人享受,在外,他们没有任何外援支持,所以说,这样的战争如何能胜?
洪秀全应该是让自己读的那些书打败了,他是不想让他人再来决定自己的命运,但是,他有否真正想过,当他率领一众信徒闹革命时,他将这些信徒们是为了什么了?人家跟着他是想过好日子,而不是看着他和原来的皇帝没啥区别,而自己却是连一个老婆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