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地近漏天终岁雨”是哪首诗的诗句

“地近漏天终岁雨”是哪首诗的诗句

雨城“天漏”之谜

四川雅安雨多,可追溯到远古。自古以来,雅安便有“华西雨屏”、“雅州天漏”之称。唐代诗人杜甫曾诗曰“地近漏天终岁雨。”诗人李商隐亦曾感叹:“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雅安民间也历来有“蜀犬吠日”、“雅无三日晴”之民谚。

在雨城,因为雨多,造就了一些神奇的气象景观。

在雅安荥经县的太湖寺,有一棵会流泪的古树令人百思不解:夏日炎炎,酷暑难耐,人们只要站在“流泪”的神奇古树前,立时暑气就消,清凉无比。当地人都管这棵树叫“会流泪的古树”。

据气象专家分析,这可能与太湖寺一带的气候条件有关:此地雨日较多。湿度较大,古树长期饱受雨露滋润,树干内自然积攒了充足的水分。阴雨天气,因空气中的湿度呈饱和状态,古树内的水分受外界饱和状态的“阻拦”,一艇不会溢出;一旦天气转晴,空气中湿度转小,古树内的水分压力大于外界阻力时,水便会渗出。当然,古树的这种“流泪”现象,与它自身树皮粗糙、树干极易贮蔽水分密切相关。

揭开“天漏”之谜 雨城“天漏”,其实是由雅安自身所处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的。专家说,雅安的西侧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而东面则是平畴千里的四川盆地。稚安处于这两种天壤之别的地貌环境之间,常受高原下沉气流和盆地暖湿气流的交互影响,再加上从印度洋来的南支西风挟带大量暖湿气流,常被迫绕高原东移进入雅安境内,这几种气流相互作用,致使雅安不但雨日多、雨时民,而且雨量大。

雨城“天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雅安别具一格的地理形状造就的。雅安市的西面是高大雄峻的二郎山,西北方是险峻的夹金山,南部又有大相岭,只有东面一个出口。这样的地形组成喇叭形状,东来的暖湿气流能进不能出,一到夜间,四周山上的冷气流下沉,冷暖气流一经交汇,雨城就下起浙浙沥沥的雨来了,这同时也是雅安为何夜雨较多的原因。

雨城“天漏”需要大量的暖湿水汽,从大气环流形势分析,为雨城输送水汽的大气环流有太平洋副高和偏南气流。有它们的帮助,雨城的天空因此长“漏”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