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为什么有长辈来吊丧,长子等亲人必须长跪嚎哭?

为什么有长辈来吊丧,长子等亲人必须长跪嚎哭?

亲人去世一定要哭就是个伪命题。就像价值观一样,没有一个真正的所谓的正确答案。亲人去世要哭,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哭?可能有的人认为陪伴自己的人走了很伤心哭了,可能有人认为老人家摆脱了病苦而欣慰没有哭。关键看的是那个人自己的角度,或悲观,或乐观。本来每个人都是存在差异的个体,没必要因为自己不同而苦恼的。

古来孝子怯清明。霏霏细雨中,千门万户中走出的人们,身着素服,面带戚色,来到先人坟茔,向逝者献一束小花,酹一壶清酒,以首顿地,轻泣长号,表达对先辈的哀思、敬意和感谢。噫吁!一霎间,昨日爱怜今犹在,音容笑貌何处寻,三尺黄土,永隔天人。

哀哀清明,凄凄离歌。漫山遍野氤氲的全是孝。孝是一种什么情感?是一种尊亲感恩之情,它是一切孝行的基础。孔子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说子女要礼敬父母,不能做违背孝道的事,从生到死。人生一世,生死两事。在父母健在之时,我们要做是事是“事生”,先是敬养父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再是忧疾父母,即从身心上关切父母健康,使父母得以安度晚年,做到“生,事之以礼”;孝的完成还有“事死”的内容,就是孔子所说的“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即以“祭思敬”之虔诚,做到“慎终追远”,这是为人之子的一件大事。“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孝子之事终矣。”通过葬礼和祭祀,表达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敬意和感恩。

古人认为从“生孝”到“死孝”是一个不容中断的过程,认为父母死后仍然要尽孝,对已去的先人要感恩和追思。《二十四孝》为此推举了三个孝子榜样,一是董永“卖身葬父” 。董永家境贫寒,为避兵乱,偕父母迁居安陆。不料父亲亡故,家贫如洗,董永无钱安葬父亲。他不忍将父尸抛于野外,为报答父亲养育之恩,卖身为奴,以换取费用安葬父亲。董永的孝行感动了上苍,得到了天上的“七仙女”的帮助。二是丁兰“刻木事亲”。

丁兰年幼时父母亡故,长大后欲奉养父母而不能,但“思念劬劳之因”,故用木头雕刻了父母的画像,每天见像如见亲人,事之以礼,祭拜告慰。三是王裒“闻雷泣墓”。王裒德操高尚,言行必遵礼法,侍奉亲人至孝。他的母亲活着时,性极胆小,畏惧打雷。其母死后,葬于山林中,每次遇到风雨,听到雷声,王裒就即刻奔向母亲的墓地,跪拜哭泣,并诉说:“孩儿王裒在此,母亲不要畏惧!”这三个古代孝子故事,源于百姓家事,起于生活真实,虽然在具体做法上不值得效法,但合乎儒家“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的孝道主题,反映了对亡故父母的感恩和追思,表现了对父母劬劳的缅怀和传承。正如此,他们的孝心感天动地,他们的孝行人人景仰,流传古今。

生命因情感而生色,清明因孝意而隽永。孝文化的本质与核心是感恩。感恩从狭义上来说,就是感谢父母,从广义上就是感谢所有有恩于己的人,乃至江山社稷。感恩是孝的体现,是为形;孝是感恩的前提,是为魂。不孝便不知感恩,不知感恩便是不孝。孝是人性,孝是美德,孝是根本。感恩,一是要感恩父母,要能养亲、敬亲、尊亲,不能让父母担心,还要为父母分心、宽心。二是要推恩及人。在人与人相处中,应升华孝道,推己及人,也就像孟子所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既尊敬热爱自己的父母长辈,也尊敬他人的父母长辈。三是要缅怀先祖,这是对亡者而言。要始终不忘思念先祖,继志述事,将他们的遗志承传弘扬。清明扫墓,生者对先祖寄托哀思,就是慎终追远,敦亲行孝的具体表现。通过这种仪式,寄托心灵,遥至先人。木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获得更多的山川灵气,不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