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年少时读诗,只注重词句的优美,若要真正读懂,非经历一番世事不可。
比如,一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未经世事,哪能体会得到作者由欣喜、期待,到失望、愤懑,再到无奈、释怀的复杂心路历程呢。
本以为春风浩荡,心存期待,哪想到关山阻隔,一切依旧?
本以为阳光普照,拨云见日,哪想到阴霾重重,料峭更甚?
但你怨恨、愤怒、辛酸、哀伤又能如何?你埋怨那疏漏的春风,你痛恨那阻挡的关山,都是徒添烦恼,你只有云淡风轻,轻轻放下,才能使自己解脱、释然。
这一番复杂的心理过程,化成的只是那一句谈淡的诗句。
在黑暗光景中经过几番煎熬,不在丑陋世事里跌过几个跟斗,如何能够体会和理解!
每一句诗都是古人的血和泪啊!他们流传千古的魅力,也就在于叩动了你的心弦。
(2)
诗要读懂,还得有一定的文学积累、历史知识不可。
果不懂的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时代状况也是不能真正读懂的。
比如,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写有一部《已亥杂诗》,里面为大家所熟知的有一首“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要深刻理解它,必须懂得作者的个人经历和时代的现状。
龚自珍在京城就仕,因正派刚直,为官场所不容,逐愤而辞官。
在辞官回老家的路上,他一路行一路思一路感,写了那部《已亥杂诗》。
而当时的晚清现状是社会风雨飘摇,官场蝇营狗苟,朝廷腐朽昏庸,像他这样的有识之士,刚正之士,在卖官鬻爵之下,难有容身之地,更谈不上什么升迁重用了,占据要职的概为投机钻营,尸位素餐,中饱私囊之徒。
早已洞见时代变化的他,身受排挤冷落的他,壮志难以伸展的他,深忧国运民生的他,在悲愤、痛惜、忧患的情况下,发出了那震撼历史的呐喊。
这呐喊来自于自身惨痛的经历,来自于对家国深沉的忧患,来自于对时代深刻的洞见。
但在当时又有谁会理睬他呢?当权者们依然在为着自己的那点小小私利而拉帮结派,勾连倾轧,蝇营狗苟。理解他的,认为他是忧国忧民,不理解的,还认为他是牢骚怪话。
“不拘一格降人才”在官员们集体的自私、短视、昏溃之下,终究成为历史的空响,而历史也毫不客气的把昏庸腐朽的清朝送上了断头台,把自私丑恶的官僚们扫入了垃圾堆,唯一受伤害的是亿万生民,陷于水深火热,外辱内乱之中!
从作者的经历来读,这首诗是何等沉痛啊!从历史的大背景来看,这首诗又是何等深刻啊!
这又岂是泛泛而读者所能体会和理解的呢?
(3)
读诗要真正读懂,有时还得看作者的注释,不能光从字面上理解。
比如,龚自珍的《已亥杂诗》里还有一首“只将愧汗湿莱衣,悔极堂堂岁月违。世事沧桑心事定,此生一跌莫全非”。
一般人对后二句的理解都是,不管世事如何艰难,但自己的志向不会改变,人生有挫折、跌跟头并不要紧,也许是一种磨砺。
梁启超还从龚的《杂诗》里,选取二句,组成了一幅名联“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流传甚广。
但如果看了作者诗后的自注,才能真正懂得作者的意思。
他在诗后自注说,从京城辞官,回到家的时候,73岁的老父亲倚门盼儿已很久了。
从这个自注来看,其实作者诗中表达的意思是,对纷纭世事,龌蹉仕途已经厌倦,看透了,已经坚定了回家乡过田园生活的决心,而不再改变,这一次受排挤打压,辞调官职,外人看是挫折,实际上对自己其实是极好的事情,因为可以回家过清静的田园生活,孝敬和陪伴年迈的父亲了。
这样来理解,这首诗才真正感人,有意蕴,才真正是作者的彻悟。
也正因为这彻悟,世上多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而少了一个庸庸碌碌、蝇营狗苟的官吏。
历史也雄辩地证明了,当年那些一心钻营的、春风得意的、肠肥脑满的官僚们早已经在历史长河里烟消云散,不留痕迹。
而悟透“世事沧桑心事定”的书生,不再为五斗米折腰的士子,不只为稻粱谋的诗人,却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千古而不衰!
这才是“此生一跌莫全非”的真正意义所在啊!
真可谓:
年少不懂诗,懂时已白头。
汝欲知诗否,功夫在诗外!
风语,雨语,物语,人语,熙熙攘攘,语语皆容纳;
家事,情事,世事,国事,天下诸事,事事都包括。
熙熙天下陪您:阅世象,看人间,品人生,诉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