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中日两国有哪些历史渊源?

中日两国有哪些历史渊源?

1963年,我国利用与日本佛教传承的历史渊源,以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作为打开中日邦交大门的钥匙,与东京、奈良相呼应,在北京和扬州组织了盛大纪念活动,鉴真纪念堂也在那年奠基;1980年,为进一步推动中日友好交流,在北京、扬州隆重举办了迎接鉴真大师坐像回乡“探亲”活动。这两次活动,在中日邦交史上意义重大,更是扬州宗教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

福冈:从历史走向明天

从地图上打量福冈,只是一个远离东京、在日本西南端的滨海城市。及至走近,一股神秘与 亲切交织的气息迎面扑来。

到福冈的第一天,日本的朋友就带我们去福冈市博物馆参观。 福冈,古称“博多大津”,自古就是日本面向亚洲大陆开放的重要窗口。大量翔实的馆藏文 物,生动地述说着昔日福冈作为日本国际交流据点的悠远历史;而与中国大陆的交往史,成 为其中最为珍贵耀眼的一页:日本最早的稻谷种植技术,就是大约公元前4世纪从中国最先 传入福冈的;一颗公元57年中国汉光武帝赐予福冈倭国国王的金印,1989年在附近的贺志岛 上一出土便被视为国宝;一艘精美的遣唐使船模型高悬风帆,记录着6世纪末至9世纪末日本 10多次向中国派出遣唐使、留学僧,引进先进制度和技术的难忘历史;一件件平安时代末期 至镰仓时代遗留的陶瓷器皿,则钩沉出中国宋元时代商人大量侨居博多、博多由此成为中国 进口商品集散地的辉煌往昔……

佐贺县之行,又一次让我们体味到中日友谊的芳菲。

11月23日,细雨纷飞。一大早我们就从福冈驱车赶往毗邻的佐贺县,去参观著名的吉野里遗 址公园。正是星期天,又逢日本的“勤劳感谢日”,然而吉野里的工作人员却已等候多时。 这是一处占地54公顷的国家一级保护遗迹,囊括了从2万年前到16世纪日本不同时期的历史 遗存,1988年出土以来,已接待了来自海内外的参观者1250万人次。主人郑重推荐的重要考 古发现,是弥生时代的环壕部落遗址,其时正是我国的秦代到三国时期。在这些日本最早的 社会结构中,处处可见来自中国的烙印。漫步吉野里,环壕式结构的部落、低矮的半地窖居 所,还有独特的陶罐棺葬,都酷似中国的西安半坡遗址。3000多个陶土罐棺中有400个尚遗 白骨,而据考古发现,其中不少正属于三国时期渡海而来、定居于此的中国人。更让日本朋 友津津乐道的是,日本历史上神秘的卑弥乎女王,极有可能就生活在吉野里一带。弥生时代 的日本还没有出现文字,被当地人引为重要历史佐证的历史记载,是出自中国《三国志》中 的《魏志·倭人传》!

750多年前由中国传来的博多织锦,已被定为日本的国家级传统工艺品,至今仍是福冈人馈 赠客人的最好礼物;深受中国明清时代流入的青花瓷艺的影响,佐贺县的有田烧成为日本陶 瓷工艺的源头,有田町与中国瓷都景德镇也在几年前结为友好城市,技术交流不断加强……

流连西日本的短短几天,一段段生生不息、弥久常新的中日友好交往佳话让我们陶醉、沉思 。当我们走进西日本新闻社,造访这家九州地区最大的报业集团时,又引发了诸多感慨。

西日本新闻社座落在福冈市最繁华的天神地区。西日本新闻社作为九州地区影响最大的报纸 ,其历史可追溯到120多年前。现在每日32个版的日报发行量达41万份,读者为250万人,此 外还出版晚报和体育报等。由于九州、福冈和中国的特殊交往历史,西日本新闻社格外关注 来自中国的消息,多年来倾力于中日友谊的传播。对我们的来访也十分热情,清水社长、玉 川编辑局局长出席了为我们专设的座谈会,清水和幸秘书部长更是全程陪同参观。更让中国 同行感兴趣的是西日本新闻社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积极进取的姿态。为了提高办报速度 ,西日本新闻在全国各大报纸中率先采用了NWS和DWS联动的新技术,使编辑组版实现了一体 化,大大增强了竞争力。1997年2月19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逝世,现任编辑局 经济部长安川当时正任西日本新闻社驻北京记者,20日凌晨接到新华社播发的消息后,他迅 速传回本部,此时日本时间已是3时46分,过了截稿时间。由于采用了先进的编辑制作技术 ,西日本新闻社很快就在做好的版面中插入了整整3个版的相关报道,4时10分付印,成为日 本最先准确报道这一消息的报纸,由此获得了当年的日本新闻协会奖。

为地区发展作贡献是西日本新闻一贯的使命。早在100多年前,西日本新闻社就提出了建立 九州国立博物馆的倡议,想让这段珍贵的记忆从过去延续到明天,长久保存、永远鲜活。百 年推动,不改初衷。

即将告别福冈时,我们高兴地得知,日本政府终于作出了2001年动工建设九州国立博物馆的 决定,筹委会已正式成立……世纪之交偿夙愿,所有领略过西日本风采的中国人都由衷为此 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