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关于博古架的诗句

关于博古架的诗句

1.关于笔架的诗句

《暇日有寄姑苏曹使君兼呈张郎中郡中宾僚》

年代: 唐 作者: 罗隐

嘉植阴阴覆剑池,此中能政动神祇。湖边观稼雨迎马,

城外犒军风满旗。融酒徒夸无算爵,俭莲还少最高枝。

珊瑚笔架真珠履,曾和陈王几首诗。

《鹧鸪天 何尊师故居》

年代: 元 作者: 张可久

万木森森秀野堂。黄鹂两两鹤双双。翠岩云巧苍松暗,玉洞月明丹桂香。移笔架,拂琴床。赋诗争看水云乡。重来只有黄冠老,落日空斋挂钵

《过乌沙望大塘石峰》

年代: 宋 作者: 杨万里

城中长恨不见山,出城见山如等闲。

曹溪过了过岑岭,不惟山粗石仍犷。

山如可师癞满顶,石如陈三瘿联颈。

一路令人眼不开,眼开令人闷不醒。

乌沙未到一溪横,水清见底心已清。

大塘六峰争出迎,水精笔架琉璃屏。

两峰玉笋初出土,三峰冰盘钉角黍。

新峰新琢金慱山,雾作沉烟云作缕。

忽然前冈平截断,万丈青炎余寸许。

山神解怜客子愁,平地跳出苍琳璆。

更借天公修月斧,神工一夜忙琱锼。

近看定何者,远看真可画。

山神自贺应自诧,古来此地无车马。

2.关于塔的诗句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李白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顶高元气合,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水摇金刹影,日动火珠光。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与梦得同登栖灵塔 白居易

半月悠悠在广陵,何楼何塔不同登。

***怜筋力犹堪在,上到栖灵第九层。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杜甫

高标跨苍天,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

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

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同乐天登栖灵寺塔 刘禹锡

步步相携不觉难,九层云外倚阑干。

忽然笑语半天上,无限游人举眼看。

题三义塔 鲁迅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残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3.关于瓷器的诗句有哪些

1、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罂无谢玉为缸。

《进艇》唐代:杜甫

释义:

把煮好的茶汤和榨好的甘蔗浆,用瓷坛来盛装也不比玉制的缸来得差,放在艇上可以随取随饮。

2、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

《天香·咏龙涎香》宋代:王沂孙

释义:

龙涎装入红瓷盒后用文火烘焙,又巧妙地制城经营的指环。

3、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唐代:皎然

释义:

白瓷碗里漂着青色的饽沫的茶汤,如长生不老的琼树之蕊的浆液从天而降。

4、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秋日三首》宋代:秦观

释义:

碾好的月团用茶碗泡着,喝完后,让孩子背诵楚辞。

5、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唐代:杜甫

释义:

大都邑烧制的瓷碗,既轻且坚固,敲之音响如玉声凄清,美名传遍锦城。

4.关于春树的诗句

⒈《绝句》 作者: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⒉《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⒊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⒋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⒌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⒍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⒎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

⒏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⒐绝句(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⒑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5.关于“门”的诗句

甲第面长街,朱门赫嵯峨。

——魏晋·张华《轻薄篇》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唐·戴叔伦《塞上曲》

往往朱门内,房廊相对空。

——唐·白居易《凶宅》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唐·李白《从军行》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

玉户临驰道,朱门近御沟。

——唐·崔颢《相逢行》

青霓扣额呼宫神,鸿龙玉狗开天门。

——唐·李贺《绿章封事》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唐·李白《关山月》

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

——唐·冯延巳《菩萨蛮》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唐·李颀《古从军行》

朱门拥虎士,列戟何森森。

——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唐·王昌龄《从军行》

黄莺不语东风起,深闭朱门伴舞腰。

——唐·温庭筠《杨柳枝》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之涣《凉州词》

东风里,朱门映柳,低按小秦筝。

——北宋·秦观《满庭芳》

青苔芜石路,宿草尘蓬门。

——南北朝·谢庄《怀园引》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南宋·陆游《关山月》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唐·杜甫《客至》

莫问万春圆旧事,朱门草没大功坊。

——清·王士祯《秦淮杂诗》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唐·秦韬玉《贫女》

读书兼射猎,不屑夷门傍。

——明·柳如是《赠宋尚木》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唐·李白《北风行》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

——唐·杜甫

《至德二载甫自京金光门出间道归凤翔乾元初从左拾遗移华州掾与亲故别因出此门有悲往事》

高高至天门,日观近可攀。

——唐·李白《送范山人归太山》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南宋·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采秀卧王屋,因窥洞天门。

——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

6.关于骨头的诗句

关于“骨头”的诗句有

1. 深宫富贵事风流,莫忘生身老骨头。《示女》年代: 宋 作者: 徐某

2. 谓言世无双,魂影随他去。狗咬枯骨头,虚自舐唇齿。《诗三百三首》年代: 唐 作者: 寒山

3. 名山主簿实堪愁,难咬他家大骨头。《住名山日陈情上府主高太保》年代: 唐 作者: 蒋贻恭

4. 深宫富贵事风流,莫忘生身老骨头。《示女诗》年代: 唐 作者: 郫城令

5. 教他骨头,无福长流落。《河传令》年代: 元 作者: 王哲

6. 无目仙人揣骨头,暗中摸索认王侯。《颂古三十八首》年代: 宋 作者: 释从瑾

7.关于魁星的诗句

贺新郎

春到云中早。恰梅花、雪后□□,锁窗寒悄。鼓吹喧天灯市闹,在处鳌山蓬岛。正新岁、金鸡唱晓。一点魁星光焰里,这水晶、庭院知多少。鸣凤舞,洞箫袅。太平官府人嘻笑。道紫微、魁星聚会,参差联照。借地栽花河阳县,桃李芳菲正好。暖沁入、东风池沼。百里楼台天不夜,看祥烟、瑞谒相缭绕。生意满,翠庭草。

菩萨蛮 作者:魏了翁

鸣蝉泊雨晴云湿。游龙翦岸涪江碧。气候尔和平。满家浑是春。公堂虽有酒。不敌公真有。寿宿对魁星。颊红衫鬓青。

水调歌头作者:王迈

天上一灯满,引起万灯明。不知今夕何夕,平地有蓬瀛。西母瑶池称寿,南守锋车催觐,二美一时并。一点魁星现,长侍老人星。心事好,天与寿,鬓长青。不将锺鼎为乐,念念在朝廷。此母宜生此子,须有医时良策,寿国福苍生。子自坐黄阁,母自课黄庭。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作者:骆宾王

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

神光包四大,皇威震八区。风烟通地轴,星象正天枢。

天枢阴南北,地轴殊乡国。辟门通舜宾,比屋封尧德。

言谢垂钩隐,来参负鼎职。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

未展从东骏,空戢图南翼。时命欲何言,抚膺长叹息。

叹息将如何,游人意气多。白雪梁山曲,寒风易水歌。

泣魏伤吴起,思赵切廉颇。凄断韩王剑,生死翟公罗。

罗悲翟公意,剑负韩王气。骄饵去易论,忌途良可畏。

夙昔怀江海,平生混泾渭。千载契风云,一言忘贱贵。

去去访林泉,空谷有遗贤。言投爵里刺,来泛野人船。

缔交君赠缟,投分我忘筌。成风郢匠斫,流水伯牙弦。

牙弦忘道术,漳滨恣闲逸。聊安张蔚庐,讵扫陈蕃室。

虚室狎招寻,敬爱混浮沉。一诺黄金信,三复白珪心。

霜松贞雅节,月桂朗冲襟。灵台万顷浚,学府九流深。

谈玄明毁璧,拾紫陋籝金。鹭涛开碧海,凤彩缀词林。

林虚星华映,水澈霞光净。霞水两分红,川源四望通。

雾卷天山静,烟销太史空。鸟声流向薄,蝶影乱芳丛。

柳阴低椠水,荷气上薰风。风月芳菲节,物华纷可悦。

将欢促席赏,遽尔又归别。积水带吴门,通波连禹穴。

赠言虽欲尽,机心庶应绝。潘岳本自闲,梁鸿不因热。

一瓢欣狎道,三月聊栖拙。栖拙隐金华,狎道访仙查。

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

野衣裁薜叶,山酒酌藤花。白云离望远,青溪隐路赊。

傥忆幽岩桂,犹冀折疏麻。

8.关于蒲棒的诗句

1、《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 宋 苏辙

平湖近西垣,杖屦可以游。

偶从大夫后,不往三经秋。

盎中插蒲莲,菱芡亦易求。

闭门具樽俎,父子相献酬。

2、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