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竹子的诗句 - 《池上》教学设计「」

《池上》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浮、萍?。

 3、理解诗句的内容,现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的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

  二、教学重点:

 ①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②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池上》,丰富古诗积累。

  三、教学难点:

 ①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真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鸣。

 ②品味古诗语言,抓住?偷采?、?不解?、?藏匿迹?等词语感受诗人炼字之妙。

四、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让学生把课堂中或课外学到的而且会背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

 2、导入: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这就是《池上》。﹙板书课题﹚

 3、简介作者

 诗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他是我国唐代有名诗人。他一生写诗3600多首,是唐朝写诗最多的诗人。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布置初学。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懂大意。

 看一看?-观察课本插图,图文对照,揣摩诗意。

 说一说用自己的话说诗句大意、诗句之美。

 写一写写出诗意美的感受。

 2、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

 ⑴解字词

 撑:用篙抵住水底使船行进。

 艇:比较轻便的船。诗中指的是小船。

 解:懂得、明白。

 藏:隐藏、藏匿。

 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在河渠、池塘中,叶子扁平,椭圆形或倒卵形,表面绿色,背面紫红色,叶子的下面生须根,花白色。也叫紫萍或水草。

 ⑵懂诗句

 ⑶明大意

 小娃娃撑着小船,偷偷采了白莲蓬回来赏玩。他还不懂得该怎样去隐藏自己不被人发现,那小船轻轻划过,荡开了池面上的浮萍,留下了一条清清楚楚的水路。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通过读来感悟诗的意境。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美。

 1、读诗

 ⑴学生练读。

 ⑵评价指点:朗读要欢快,抒情,要读出小娃的调皮、天真。

 ⑶有感情朗读

 2、说诗

 ⑴提出问题。

 读了这首诗,你的感受和体验最深的是什么?愿意把学习成果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⑵学生练说。

 ⑶教师引导指点。

 ①?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等。

 ②诗歌描写了一位天真机灵、调皮可爱的小娃形象,通过他的动作、细节,表现了纯真美好的童趣。

 3、写感受

 ⑴提出问题。

 写下自己对诗的感受和理解,要求有自己的体会。一两句也行/

 ⑵交流评价。

 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活动中,我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读中产生独特体验和感悟,在合作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在交流中阐述自己的见解。读、说、想、写贯穿整个环节。

 (四)、读背体会,总结全诗。

 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在诵读中进一步体会古诗的美。

 设计理念:古诗要能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池上》,并默写。

 2、用自己的话把诗的大意写出来。

 3、发挥想象力,为《池上》配上一副画。

板书设计: 偷采白莲回

 池上 童真、童趣

 不解浮萍开

 白居易《池上》的前世今生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疑点:

 1池上:我看过《池上》的flash,觉得里面有一个显著的问题,flash的画面是一片江南烟水的湖面,但是诗的题目明明是?池上?,什么是池,自然是小小的一片水域。这样一个细节大家都没有注意。

 2小娃:?娃?在《辞海》里有三种解释:未成年的小女孩;美女,如李娃、泛指儿童,如娃娃。在唐诗中很少有单独指称的?娃?代表不做性别区分的儿童。我倾向于把?小娃?理解为小女孩。

 3白莲:这个毫无疑问,白莲与红莲相对,是指的莲花而不是莲蓬。

 4藏踪迹:为什么要藏踪迹,这个问题我想了很久。莲花在古代是遍生于水泽之中,并没有人管理,所以说像理解偷西瓜一样理解偷莲花是说不通的。但是在诗歌之中采莲者却往往是藏踪迹的,那是因为从南朝时候开始,采莲就成为一种风俗,因为?莲?音同于?怜?,?藕?音同于?偶?,?丝?音同于?思?,所以采莲与男女欢爱联系在一起,而女孩子既渴求爱情,又难免羞涩,所以才会藏踪迹。那么?不解藏踪迹?或许只有在?小娃?指称?小女孩?时,才说得通。小女孩情窦未开,却学少女的样子偷采白莲,只有贪玩之心,并无羞涩之状,一片娇痴的小儿女样貌跃然眼前。还有一种可能,那就要谈到?池?了,池在洛阳东南,白居易私宅之中,而白莲乃是从苏州刺史任上带回的进贡之物,所以名贵异常,要么就是因此而需要偷采。但若是此种解释,便当大失风雅了。

 学术八卦之白居易?池上?及?白莲?考:

 学术手段之一其实就是八卦,而八卦的目的则是为了证明以上所说并非虚构。

 白居易有《池上篇》,序中说:?都城风土水木之胜,在东南偏。东南之胜,在履道里,里之胜在西北隅。西闬北垣第一第,即白氏叟乐天退老之地,地方十七亩,屋室三之一,水五之一,竹九之一,而岛树桥道间之乐天罢杭州刺史时,得天竺石一,华亭鹤二以归,始作西平桥,开环池路;罢苏州刺史时,得太湖石、白莲、折腰菱、青板航以归,又作中高桥,通三岛径每至池风春,池月秋,水香莲开之旦,露清鹤唳之夕,拂杨石,举陈酒,援崔琴,弹姜秋思,颓然自适,不知其他

 那么苏州刺史任上的白莲从何而来呢?

 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就有《东林寺白莲》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清。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白日发光彩,清炎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我怜尘垢眼,见此琼瑶英。乃知红莲花,虚得清静名。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欲收一颗子,寄向长安城。弹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东林寺白莲是不是白居易洛阳家池中的白莲呢?这无从查考。但可以确定的是,白居易家池中的白莲乃是从吴地迁移的。它与白居易题咏的白莲、白菊花、白牡丹一样,都取清静绝尘之意。

 《六年重题白莲》和《感白莲花》都仔细讲了白莲花的来历。

 《六年重题白莲》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本是吴州贡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今经六七年。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

 《感白莲花》

 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濆。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谁移尔至此,姑苏百使君。初来苦憔悴,久乃芳氤氲。月月叶换叶,年年根生根。陈根与故叶,销化成泥尘。化者日已远,来者日复新。一为池中物,永别江南春。忽想西凉州,中有天宝民。埋殁汉父祖,孳生胡子孙。已忘乡土恋,岂念君亲恩。生人尚复尔,草木何足云。

 咏家池白莲之诗,在白居易集中有约十首。根据以上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白莲池的景象了。一个三至四亩的池塘,在白居易洛阳家宅之中,其中半种红莲,半种白莲。而莲池为白居易退养之后谈僧论道修身养性之所,而我们这篇名为《池上》的诗乃是《池上二绝》之二。那么《池上二绝》之一是什么呢?是?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组诗一般由多首相关联的诗组成。各首诗之间在主题或意趣上相似相成。以此看来,《池上》的第一首写的是山僧对弈,松阴清冷,时闻下子之声,是静中有动。第二首写的是白莲花开,小娃偷采,莲随船动的动中之静。本已是小娃小艇,如此细小之物,却能使?浮萍一道开?可见原本池水之静止,园林之岑寂,写法正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相似。两首诗一动一静,一正一反,写的是退隐尘嚣之外的林园清趣。

 弈棋的已知是山僧。采莲的又是谁呢?这个问题无法论证,只能猜想。但就算是猜想也得有风可捕,有影可捉。幸好白居易还有这样一首诗《看采莲》?小桃闲上小莲船,半采红莲半白莲。不似江南恶风浪,芙蓉池在卧床前?。小桃是女僮的名字,这个卧床前的芙蓉池,也即是《池上》之池。小小三四亩之池,未必艇船交错,想此小莲船也就是小艇罢了。我们虽不能说?小娃?实指?小桃?,但也不妨通过这首诗里透露的信息,遥想一下《池上》的意境呢。

 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说:?原来学术八卦就是深文罗织之术?,世上池塘无数、莲花无数、小娃也无数,凭什么这首诗的池上在洛阳,那首诗的池上就不能在吴江?我只能说,在对《白居易全集》作了相当于筛沙子的笨功夫之后,我发现,无论从诗歌写作的时间、上下文、以及内容来看,那个《池上》就是洛阳家宅的池上,而且白居易所有名为《池上xx》的诗,写的都是同一个地方,那个山僧呢,也就住在池边的一间屋子里。所以,很抱歉,《池上》写的的确不是洪湖,也不是微山湖,那些从铁道游击队、洪湖赤卫队来的莲花丛中偷偷泛舟,或者如偷西瓜一般偷莲花的经验的确不适合这里。而那个小娃,也就不可能是乡村湖上的野孩子,小小年纪就会划船凫水。那采白莲的意蕴,一定是与某种爱美的心愿与年少的娇痴有关。白居易的《吾雏》诗写女儿阿罗?学母画眉样,效吾吟咏声?,小小七龄已知自好,却不懂娇羞,与?采白莲?而不知?藏踪迹?也是一样的。

 那么,如果学术八卦不是深文罗织之术,是不是胶柱鼓瑟之术呢?现代文论早就呼唤作者隐退、作者死了。似乎作者说什么没关系,关键的是读者读出了什么。如果用更形象的话表述,就是说,白居易那个洛阳东南的池塘里发生的事情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读者需要一首诗,能够唤起我们普遍的经验和内心的感动。所以,读者为什么不能把小池想象为微山湖或者洪湖?为什么不能把小娃理解为小兵张嘎那样顽皮的野孩子。

 当然可以。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要读诗,而不是读交通守则,那是因为有些东西,我们的眼睛看不见,要让诗人替我们看,有些东西,我们的心灵感受不到,要让诗人的心灵替我们感受。微山湖和洪湖的荷花我们知道了,可是我们不知道还有屈原的`荷花、白居易的荷花、汉乐府里的荷花,那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贸然宣告作者死了,只以自己的经验来理解文本,读再多的诗也不能扩充我们的视野,不能灵敏我们的感觉,不能提升我们的灵魂。让作者退到幕后,驾驶自己的想象在诗歌的情境里遨游,那是第二步的事情。如果你的经验中原本只有微山湖的接天莲叶和乡野顽童,在读懂了《池上》之后,接天莲叶也可以撷取一角,植于洛城小池之中,乡野顽童之间也不妨偶尔有娇痴小女学人采莲,惹人爱怜。

 忠实地还原作者的经验,体验作者的感受,才能够捕捉到诗歌诞生的那个瞬间。诗人生命中的灵光一闪借此得以传达。诗人是以直观体验驾驭诗艺的,因此,我们也只有在体验的基础上才能够谈论有关诗艺的话题。白居易写得最多的诗,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新乐府(如《卖炭翁》),而是通俗浅切的?白体?或?乐天体?,在当时,从长安到江西三千里间,贩夫走卒和僧徒妇女无不传唱。但是《池上》哪怕放在?白体?中也有其特殊性,它不但通俗浅切,而且饶有一种活泼的意趣。这一意趣是如何通过诗艺传达出来的呢?

 第一句?小娃撑小艇?就奠定了一种活泼的基调。古诗讲求凝练,很少有一诗中一个字使用两次,更不要说是在一句之中,而五言绝句总***二十个字,居然肯把首句拿出来重复,何况小艇的意思不是没有其他词语可以代替的,比如莲舟,蚁舟。白居易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一来,这是民歌、童谣的风格,民歌和童谣就是要不断重复,比如?鱼戏莲叶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南?。二来,小娃撑小艇,这句话似乎是一个小小的跷跷板,两边份量相当,一边是小娃,一边是小艇,以?撑?字的爆破音为中点,舌尖轻轻一跃,两边就跳动起来了。三来,?娃?和?舟?可能真的很小,但是作者极言其小,更多的是因为带了一分怜爱,就像大人说?小孩子?可能这个孩子已经二十岁了,孩子说?小猫猫?,这个猫早就是老猫了。前文提到的《看采莲》里面说?小桃闲上小莲船,半采红莲半白莲?,恰恰与这句一样,也是模仿了民歌的风格,只因为是七言,而首句中间位置的是?闲上?两字,所以声调和意趣都变活泼为闲缓,?半采红莲半白莲?是一个复沓,更增加了余歌再三的意味。从声调上看,这已经是一支幽闲端雅的少女之歌。而?小娃撑小艇?以民歌的格调,跷跷板式的音节,儿童学舌般的?小小?重复,织成了活泼轻巧的幼女之歌。

 ?偷采白莲回?,写的如此简单,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挖掘的,乃在?偷?字和?回?字上。一来,采莲回,而不是采莲之后越墙而去,只能说明采莲乃在自家之中,自家之中而谓?偷采?,大概这个?偷?就不能理解为?盗?,而要理解为?悄?。小女孩趁大人不注意,偷偷的下池采莲花,她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目中只有莲叶、只有莲花,早就忘却了周围的事情,当然也就不会注意她的举动正在被大人看到。《池上》之一写的?映竹无人见?是高僧修得的忘我,?偷采白莲回?却是儿童未谙世事时,天生的忘我。在白居易看来,这二者是可以等量齐观的。如果我们再问一个无聊的问题,为什么她采的不是红莲而是白莲,我想这里有一个无趣的答案,因为?白?是入声字,是仄声,要是红莲,格律就不对了。而白莲恰巧更有一种纯洁的象征,所以我们也可以生发以为,幼女的忘我出于童真,幼女的自好也出于天然,这都是值得赞赏,并且值得我们终生所求的东西。女孩因为年幼,所以离道未远,道家要求?归于婴孩?,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啊。

 ?未解藏踪迹?这一句话很有意思,它至少存在两个层次。第一,知道藏踪迹是应该的;第二,不知道藏踪迹是可爱的。如果大人说:?你怎么天黑了不知道回来?,这句话预设的前提是?别人知道天黑了要回来?,所以?未解藏踪迹?的前提是?别人知道要藏踪迹?,采莲要藏踪迹,是因为采莲的少女美丽羞涩,虽然私心希望美丽能为人得见,却又因羞涩而不敢抛头露面。所以越女采莲秋水畔,也只能窄袖轻罗?微露双金钏?,?芙蓉向脸两边开?的少女也只能?乱入湖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而哪怕芳心乱如藕丝,也只能?低头弄莲子?。古人认为情窦初开的少女应该是这样娇羞的。但是这个?小娃?是?明朝弄梳台,黛眉类扫迹。浓朱衍丹唇,黄吻烂漫赤?的幼女,她学化妆也好,学采莲也罢,这些少女所为之事本身蕴涵的爱情追求和自身完美的希望在她是没有的,她不知娇羞,当然?未解藏踪迹?,但是在一个大人的眼里,幼女的模仿之中,蕴含了她走向成熟的旅程。这旅程是不可避免,不可阻止的,因此这童真的娇痴才显得那么可爱可贵。

 最后一句?浮萍一道开?很有意思。虽然我们才走过十五个字,但是诗人的内心已经经过了无穷的感慨。他用一个空镜头结尾,便留下了无比开阔的意境。试想?浮萍一道开?变成?浮萍随舟开?,你会有什么感觉呢?会不会觉得有一点逼仄,有一点质实而少余味小娃撑小艇?是民歌的风格,它与民歌的手法一样,生动又具体,但是诗歌需要一点烟水苍茫,所以诗人最后回到文人诗的传统,以虚景冲淡了质拙,以静谧升华了活泼。诗人只带我们去观看一个片断,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叙事是不完整的,但是诗人想告诉我们,那种打动了他,并被他认为可以写出来打动更多人的东西,并不藏在事件之中,而藏在姿态之中。小艇归来,池面的浮萍才让开一道水迹,这是何等岑寂的森森庭院,而这道水迹又会在不久之后重新合拢,那小女孩的爱美之心,娇痴之状,和走向成熟的旅程没有留下一丝踪迹。一切都在静谧之中。那个孩子不曾察觉老人的观看,她沉浸在自己的喜悦和想象之中,那个老人也不曾打搅这孩子的想象。那是多么厚实的寂静啊,穿透岁月, 横亘于童年和老年之间。最后,没入烟水,没入暮色,唯有寂静覆盖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