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古代散文 - 散文:美感教育,我们是否缺失太久?

散文:美感教育,我们是否缺失太久?

我们从小便被告知,美是一种奢侈无用且危险的东西。

红颜是祸水,美女能败家,玩物会丧志,艺术装高雅。

于是,我们老老实实坐在教室里读着新时代的圣贤之书。直到有一天,梅花初绽,有人一脚踹去,要摄下花瓣如雨那动人的瞬间。

众人深感大煞风景,纷纷声讨:面对初放的娇花嫩蕊,为什么毫无怜香惜玉之心?

是什么让我们的心如此粗糙,粗糙的再也欣赏不了花朝月夕,潋滟水光?粗糙的只知计较得失利害,盘算股市跌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初生婴儿尚且喜爱温柔美丽的面容。可为何在学校教育中浮沉十几年,我们对美的感知力却越来越低下?我们欣赏不了音乐,看不懂诗词,写着歪七扭八的字,嘲笑梵高的《向日葵》不过涂鸦之作。我们拼命的背书做题考试,甚至没有时间去抬头看天,更别提去静静阅读一本经典著作,那太浪费人生。就这样,我们任由心灵渐渐变成一片荒漠。

是谁之过呢?

从小学到高中,我们上过多少节艺术欣赏课呢?而语文课,也常常为标准答案,中心思想所占据。少年时正是培养对美的感知力的时候,我们干涸的心灵如此期待着美好事物的滋润,却并没有人给我们讲绘画,讲音乐,更别提讲建筑,讲服装,讲插花围棋与茶艺了。

而这些恰好是塑造美丽心灵的关键,我们太忙太累了,老师的催促,父母的期盼,学业的压力,令人不堪重负。而艺术正是我们寻找自我,放空心灵的栖息地。想一想,我们是否曾经因一首歌而感动的不能自已?我们是否偷偷在日记本上记下满满的歌词?“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峥嵘岁月,何惧风流”“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错了我也不悔过”“不白活一回,苦也不觉得累”“抛开烦恼,勇敢地大步向前,我就站在舞台中间”……

这是一种本能,因为我们的心需要抚慰,我们有太多的情绪不是做题和考试可以涵盖。但,却并没有人关心。当你听到高山流水的古筝你是否为那份心灵的契合所感动,盼望人生途中也有得遇知音的幸运?当你听到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时你是否被那节奏清晰而又沉稳有力的敲击声所震撼,骤然生起不向命运屈服的豪情斗志?

当然,也没有人带我们去走近,我们如盲人摸象,摸到的虽不是全貌,至少可以窥象一斑,摸不到则可能永远与此擦肩。

当我们聆听《春江花月夜》,那清幽舒缓的古筝乐曲是否将你带到了明月初生的海边,让你眼前出现了“月照花林皆似霰”的美景,想到了千百年来明月高楼上的闺怨相思呢?

可是却有人理直气壮大声质问老师,背诵《春江花月夜》有什么用?它又不是高考默写范围。

所以,我们很难理解《红楼梦》中妙玉关于茶水的看法,觉得她自命不凡,矫情造作,为什么要扫梅花上的雪水来泡茶?这种茶好喝吗,科学依据在哪里?

我们更难欣赏“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其中的意境,何必这么麻烦,发条短信简单粗暴,“哥们来喝酒,这里有狗肉”。

有人去日本访问,见到中学的茶艺老师,静室焚香,奏乐洗茶,诧异的问道:“你们教学生这些,有什么用呢?”

是的,我们沾沾自喜,看我们做的都是有用的事,升学考试,力争上游,前途光明,这是太阳底下最伟大的事业。却不知,在我们的有用的教育中,我们遗失的,是大用。

我们不仅在课堂上放弃了美育,而且在校园生活中,也与美育渐行渐远。

看看我们的校服,运动装也就罢了,袖口和裤腿还需缝在里面,以备明年长高所需。因此无不宽腿大袖,有道家仙风。难看也就算了,且质量低劣,入水掉色。也许没等到合体的那一天,早已磨破了膝盖,被扔进了垃圾桶。

孩子们被要求穿这样的衣服,如何来感知服装之美呢?大方得体,设计新颖,充满青春朝气的服装不是更能衬托出人良好的精神风貌吗?得体的服装,会让人不自觉的自爱自尊,有更高的自我要求自我期许,同学们穿上这样的校服,是不是会更意气风发?而教育家们,是担心学生太美,从而有不良想法,呵呵。现实是,想法并未能禁止,对美的感知力却渐渐消磨。所以,视线所及,经常看到学生穿着这种衣服灰头土脸的被批得昏头转向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课本的图文搭配,顽强的保持着多年如一的品位,毫无艺术的设计与美感,一看便知是陈年旧作,如何让人有阅读探寻的欲望?想起一首歌“这怎么能够跟上时代,跟上潮流,吸引当代小青年?”

我们的学校永远悬挂着“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之类的励志名言,要不就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样勤俭节约的警世恒言。

我们的许多老师总是夹着书本步履匆匆,或许头发忘了梳,或许皮鞋忘了擦,穿着落后于时代的衣服,面色萎黄,呈现着自己艰苦朴素的高尚风格,偶有打扮漂亮的女老师,则又被疑心为不务正业,教学能力不高,不安心教育云云。

这就是我们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日常接触的环境,他们就在其中长大,你怎么能指望他们毕业之后突然变得对艺术有品位,对美有敬畏怜惜与尊重?

我们不懂得留白的艺术,不懂得独处面对心灵反思自己思考人生的重要性,不懂得艺术对灵魂的安抚作用,不懂得育人是农业,是种下种子,静待花开的生命奇迹,而是一鞭子打下去,喝令这个教育工厂马上产出尺码相等的成品。

我们或许会给孩子报美术书法舞蹈音乐班,但那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在考试成绩不好时能另外有一条出路。

我们忽略了美,却说孩子不懂美。美似乎是空泛的,可是只有当一个人心中有美,他才会有优雅的性情,才会珍惜美热爱美,创造美。

走进我们的教室,你会发现胡乱摆放的书本,边角卷起的作业,歪歪扭扭的桌椅,横七竖八的扫帚。

打开我们的办公室,门后垃圾成堆,污渍斑斑,大家置若罔闻,仍在此自得其乐,研究圣人学问。

看看我们街上的建筑,千篇一律毫无创意,无论绿城菊城羊城似乎大同小异。

公交上,地铁里,常有摩登少女对着电话洋洋自得,旁若无人、高谈阔论。即使淡妆浓抹总相宜,但脱口而出的污言秽语却让人心生厌恶。可是,你觉得这完全是她的错吗?

曾经,我们是个充满诗意的民族,“客舍青青柳色新”的乐景哀情,“纵死犹闻侠骨香”的慷慨豪迈。“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的宁静优雅,“帘外芭蕉三两棵,夜长人奈何”的孤寂凄清,我们有陆羽的《茶经》,告诉我们品茶“三品方知真味,三番才能动心”,我们有寒山子的诗“圆满光华不磨莹,挂在青天是我心”超然物外又洋溢温情。

《浮生六记》里芸娘将花种在木架之上做成一面可以随时移动的花墙,令人赞叹蕙质兰心。

《小窗幽记》“兴来醉倒落花前,机息忘怀磐石上”淡看得失,飘然出尘。

《幽梦影》有言“所谓美人者,当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而如今,似乎整容蛇精脸风行。

庄子说“世人皆知有用之用,不知无用之用”,或许,我们读诗词,听音乐,学茶道,去美术馆,不能让收益立竿见影,但是它却能让我们培养出细腻温柔的灵魂,懂得珍惜,懂得悲悯,懂得欣赏生活得失,静观人生起伏,让我们胜不骄败不馁,无论成功失败都拥有一份宁静淡泊的心境,使我们与这个喧嚣浮躁的俗世保持着距离,让我们无论何时都可以抽身离开,回到自己的热爱的空间里,寻找到一副足以对抗外界凄风苦雨的铠甲。

欣赏美,让我们更有品位,从而优雅做人。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真的不仅是我们的责任。

美感教育,我们缺失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