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拉沁夫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卓有成就的一位少数民族作家。他的作品充实和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宝库,他不仅为内蒙古文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也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玛拉沁夫1930年出生于卓索图盟土默特旗黑城子村(现为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可他的少年时代是在科尔沁草原度过的,曾在开鲁读过书;他一直把科尔沁草原视为他的第二故乡。1945年冬,他参加了八路军,年仅15岁,跟随部队战斗在科尔沁草原上。由于他爱好文学和写作,后来到文工团从事宣传和创作,这些不同经历,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1951年,21岁的玛拉沁夫作为工作组成员,来到通辽市科左后旗做群众工作,他得知伊胡塔苏木伊和包力皋嘎查青年妇女塔姆,赤手空拳同一名越狱逃犯展开英勇搏斗的真实故事,就以塔姆的形象为主人公,经过反复加工,创作出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发表在我国最权威的文学期刊1952年1月号《人民文学》首篇。一时间这篇小说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受到了各族各界读者的喜爱,并得到了文艺界的重视和赞赏,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被看作是一篇“写新的主题、新的生活、新的人物,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先进的力量,用新的伦理观念和新的道德精神教育人们”的好作品。同年,他与人合作,将小说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后来拍成影片《草原上的人们》,此片荣获文化部颁发的故事片奖。1952年秋季,玛拉沁夫进入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深造,得到文艺界老前辈丁玲、艾青、田间、赵树理、康濯等一些著名作家的热心指导,特别是老作家、时任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的丁玲亲自担任他的辅导员,为他以后文学的创作夯实了基础。1954年,他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是我国第一批少数民族作家会员。多年来,玛拉沁夫在内蒙古自治区文艺界一直担任领导职务,1980年进京任《民族文学》第一任主编,同时他还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协会会长、中华文学基金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和内蒙古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南民族学院教授等职务。他不只是兼职了事,好多事情他都要亲自去做。他异常繁忙,每天不但要处理好各项工作,还要参加一些外事活动,并经常率团到一些国家进行访问,这些年,他走遍了五大洲的几十个国家。
玛拉沁夫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虽然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但他又是散文作家、电影剧作家和歌词作家。文学界老前辈老舍先生对玛拉沁夫很赏识,称他为“文坛千里马”。他的长篇小说《茫茫的草原》(上、下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较早反映蒙古族人民生活与斗争的长篇小说。作者以抒情的笔调把环境、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人物的精神世界紧密结合起来,作品显得格外清新、明朗、质朴、散发着浓郁的草原气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像诗一样迷人;1979年,他又完成了中篇小说《第一道曙光》的创作;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195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另一部短篇小说集《春的喜歌》;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集《花的草原》时,老一辈文学家茅盾认真阅读了收入该书的22篇作品 ,并为之评价作序,对玛拉沁夫的篇篇小说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玛拉沁夫已经形成了自己坚持一贯的风格。他说:“玛拉沁夫富有生活的积累,同时他又富于诗人的气质,这就成就了他的作品的风格——自在而清丽。”1978年重印时,作者减去1篇,又新增4篇,他的短篇小说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艺术上去看,已更加走向成熟。他的作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中许多作品除了被翻译成国内兄弟民族文字外,还译成英、俄、日、法和世界语等文字,在国外也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他的一些短篇小说和散文还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玛拉沁夫还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草原上的人们》、《草原晨曲》、《绿色的沙漠》(即《沙漠的春天》)、《祖国啊,母亲!》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影片,在国内外上映,受到观众好评;玛拉沁夫的散文有他自己的风格,以抒情的笔调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记叙了各兄弟民族的美好生活;饱含情思,描绘了非洲大陆的风光,记录了中非人民之间的友谊。文章质朴、隽永并富有哲理性,1981年由百花文艺出版社结集出版了《远方集》;玛拉沁夫也写过歌词,尽管数量不是那么多,但影响甚广,如《敖包相会》和《草原晨曲》等,几代人已传唱了半个世纪,国内人在唱,国外人也在唱,可谓久唱不衰。
玛拉沁夫早已是蜚声文坛的大作家,然而,声名、地位的变化,却没有改变他对故土及朋友的真挚情怀。我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与他相识的,或许因我是通辽人的缘故,他将我以家乡人相待,一直把我看作老朋友,每当有新作问世,他总是及时寄给我。他对科尔沁草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常说:“我的第一篇处女作就诞生在科尔沁草原,科尔沁草原是我走上文学道路的摇篮,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他到北京工作后,来信的第一句话就是:“数年不见,甚是想念!科尔沁是养育我成人、成为作家的地方,我永远怀念它!”因此,多年来,他能经常回到故乡来看一看。1963年,他来通辽深入生活,写出了报告文学《绿荫深处》、《奴隶村见闻》和《日出》,很快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接着在1964年1月上旬,他代表自治区文艺界参加了哲里木盟首届文代会,并为业余作者讲了创作课。他到北京后十分关心通辽地区的文学创作,很想为故乡做点贡献,他几次同我谈欲来通辽建立一个生活基地,这样他就有机会能多来通辽深入生活,扶持文学创作队伍了。我两次同当时的市里主要领导谈过此事,遗憾的是未能如愿。究其原因,通辽当时的经济状况确实紧张,办公、食宿、出行等在接待上都有难度。尽管如此,他之后还是几次来通辽讲学指导,看望老友。记得1985年8月,他来通辽讲学期间,还专程去后旗伊胡塔看望了《科尔沁草原的人们》一书的主人公原型塔姆。之后,我陪他去看通辽市展览馆举办的展览时,他对每一件实物、每一张照片和画面都认真仔细地去看,看完后,他在留言簿上挥毫写下八个大字“科尔沁我心中的歌”。玛拉沁夫离休后,尽管已年迈,但他仍同往常一样,很少在家休息,大部分时间穿行在天南地北,为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繁荣在奔忙。他这种精神着实令人可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