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牧的散文联想丰富,收放自如,他往往围绕思想这根红线,通过丰富的联想串起知识的画卷。如在《社稷坛抒情》中,作者徘徊在古老的社稷坛上,从地球上土壤形成的有趣传说,联想起许许多多关于泥土的故事:“有人包起一包祖国的泥土藏在身旁到国外去;有人临死遗嘱必须用祖国的泥土撒在自己胸上”等等;他从社稷坛这一历史遗址,联想起作为一个中国人,“可以到泰山去观日,在八达岭长城顶看日落。可以在西湖荡画舫,到南京鸡鸣寺听钟声。可以在华北平原跑马,在戈壁滩骑骆驼。”进而联想到“没有在大地上胼手胝足的劳动者,根本就不会有这宫殿,不会有一切文明。”他从历代人民为土地而进行的悲壮斗争,联想到我们这个时代的农民是几千年历史中第一次真正挣脱枷锁,真正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从“五行”观念和“五色土坛”联想到“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高度统一过”。直到全文终结,作者还沉浸在遐想里“啊,这座发人深思的社稷坛!”这种联想的丰富性在其他散文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如《土地》、《花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