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散文网 - 中秋的诗句 - 花名签酒令的黛玉签

花名签酒令的黛玉签

芙蓉——风露清愁(黛玉)

〖莫怨东风当自嗟〗①--来自红楼梦 ①“莫怨”句出自宋代欧阳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诗: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明妃事参见《青冢怀古》注。嗟,叹息。 把黛玉比作王昭君,将宝玉比作天子。因奸人欺骗皇帝,皇帝错失良缘。宝玉也是被骗着错娶了薛宝钗,没娶到黛玉。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因为画工毛延寿的阴谋诡计用丑女的画像代替昭君的画像,致使昭君飘落他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画工的阴谋已成,再埋怨有什么用呢,只有在塞外的朔朔狂风中悲叹自己的命运。

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用王昭君比林黛玉,是因为两人有相似的命运。林黛玉受贾府的统治者用调包计迫害,最后只落得焚稿断痴情。这场调包计中的另一女主角薛宝钗,曾经两次被曹雪芹比做孟光,中国四大丑女之一,所以调包计也是丑女孟光代替美女黛玉的一个计策。黛玉和昭君是同样的悲剧同样的命运,所以曹雪芹把欧阳修咏叹昭君的诗句给了黛玉做判词。

另外,王昭君和林黛玉在性格特征上也极其相似。汉元帝后宫妃嫔很多,皇帝不能每个都看,就让画匠把她们的相貌画下来,按照画上的美丑召来宠幸她们。宫女们都贿赂画匠,多的给十万钱,少的也不下五万钱。只有王昭君不肯贿赂画匠,所以得不到皇帝的召见。而林黛玉也具有这样孤高的叛逆世俗的性格特征,她不善逢迎贾府的家长,孤高傲世,最后抵不过“东风”们的摧残,凄惨的陨落。“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表达了曹雪芹对林黛玉悲剧命运的同情,以及其追求精神自由的赞美。

有豺狗吠天:王昭君的悲剧是自己自找的,谁让她没有去贿赂画师。注释:犬吠自与人言不同,不必挂怀。

“莫怨东风当自嗟”直接翻译的话就是不要埋怨他人,要怨就冤自己。这是作者对于“芙蓉”的告诫:不要怨怪东风的薄幸,只应感叹你自己的无缘!过去,人们读《红楼梦》,或多或少地受了“程高本”及“才子佳人”传统的双重影响,喜欢把书中的宝黛爱情悲剧,归结为某种外部势力干预、破坏的结果。比如清代评点派中盛行的小人拨乱说、奸人夺爱说,就属于此类“正照风月鉴”的观点。而后世所谓“封建势力干涉”说,本质上也不过是这种“才子佳人加小人”模式的放大型。但实际上,在曹雪芹的原构思中,宝、黛最终不能结合,却完全是他们自己的原因,悲剧并非外力强制干涉所致!

既然宝、黛爱情的悲剧,并非外力破坏(如家长干涉)所致,那么根本的原因,就只能从他们自己身上去寻找了。如前所述,是宝、黛性格上的“似近而实远”,导致了他们爱情上的“求全之毁,不虞之隙”;是他们自己在成婚的前夕,感到了彼此的不能结合,从而选择了分离!关于这一点,不妨来作一番反向的思考。假如宝、黛成了婚,他们的情况又会怎样呢?一般人大概是以为幸福无比了。倒是20世纪40年代的钱仲书先生,一眼看出了其中更大悲剧的苗头。他说:“若木石姻缘侥幸成就,喜将变忧,佳偶终成怨偶”,“遥相望则相思相慕,习近前则渐疏渐厌,男女乖合,非初一律”(《评王国维〈红楼梦评论〉》)。王国维以宝、黛未能结合为“悲剧中的悲剧”,钱仲书则指出,若宝、黛结合,那才是真正的“悲剧中的悲剧”!试想一下吧,若宝、黛成婚,宝玉后来落入极度贫困的境地,那黛玉能跟着他忍受颠沛流离之苦吗?只论其病弱之身,就是吃它不消的呵!贫困之人,必将遭到整个社会的歧视、打压。“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以黛玉的性格,又是否能忍受这样的奇耻大辱呢?小小的几枝宫花,她尚且不忘要分出什么轩桎来,你真能指望她能忍辱负重,陪伴宝玉走过后半生?到那时,还不知是何等的尴尬之态呢!所以,与其让她同宝玉发展到那一步,倒还不如未嫁之前,一死了之,反而能保全一个相对完美的形象。这样来看,作者赋予黛玉“莫怨东风当自嗟”的评语,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黛玉所掣花签上的诗句,是为了隐去原诗的前一句:“红颜胜人多薄命”。全诗是歌行,不是句句都可比附的。不过,能切合黛玉的也不是只有最后两句,上承的“明妃去时泪”四句,就与她《葬花吟》中一些诗句很象。说黛玉是“红颜薄命”,正是说她象“枝上花”一样,禁不起“狂风”摧折,亦即暗示她后来受不了贾府事败、宝玉被拘那阵骤然而至的政治“狂风”的袭击,终于泪尽而逝。作者固然同情黛玉的不幸,但也深深地惋惜她过于脆弱,没有能熬过这场灾祸而等待到宝玉回来,所以说“怨”不得别人,也该“自嗟”。可见,作者原意与续书中写婚姻不自主而造成悲剧是毫无***同之处的。因为,如续书所写,黛玉根本不“当自嗟”,而只应“怨东风”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