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 笑死我了 你们的题目刚出来 这百度上就有人悬赏刚刚那个文言文的翻译
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七月,黄河决口于澶州曹村(今河南濮阳西),滔滔洪水,“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夺泗入淮,势如“平郊脱辔万马逸,一夜径度徐州洪”,很快包围了徐州城。最高水位高出城中平地丈余。“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城里人惊恐万状,许多富商大贾争相逃离。当时刚上任三个月的知州苏轼,镇定自若,大声疾呼:“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表示“与城***存亡”,及时安定了民心。随着大水的压力,古城墙到处漏水。他组织全城百姓一面用柴草堵塞洞穴,一面加固城防。由于人力不足,他又趟水涉泥连夜赶到武卫营禁军驻地。禁军为皇帝直接指挥,州官无权过问。他言辞恳切,请求卒长合作。卒长为苏轼的精神所感动,当即回答:“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便急令士卒带着畚锸跟随太守筑城。城外洪水深达二丈八尺。苏轼身先士卒,“过家不入”,坚守城头,风餐露宿。他还命其他“官吏分堵以守”,各负其责。军民们见长官都这样拼命保城,也同心协力,奋勇抗洪。“自城中附城为长堤,壮其趾,长九百八十丈,高一丈,阔倍;公私船数百以风浪不敢行,分缆城下,以杀河之怒”。经过七十多昼夜的连续奋战,终于保全了徐州城。水退后,苏轼为徐州城以后的万全之计,又立即赶到城东北查勘荆山下的沟河,尽力筹划改造。并打算兴建石墙大堤,但未获朝廷批准。后经同意,仅建了一道木坝。还于第二年拆除戏马台上的危房霸王厅,用其木料在城东墙兴建了黄楼防洪工程。很快得到了朝廷的奖谕。
“自公去后五百载,水流无尽恩无穷”。从这次抗洪到明代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的五百四十多年间,徐州虽不断发生水患,但终有长堤为屏,却一直安然无恙。后人缅怀苏轼治水保城的功绩,就把他带领军民抢筑的长堤,称为“苏堤”。
苏轼还曾两次出任杭州地方长官,“居杭州积五岁”。一次是在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任杭州通判(注:通判:官名,州府副长官,有监察所在州府官员之权,凡民政、财政、户口、赋设、司法等事务文书,都须知州或知府与通判通署,方能生效。),另一次是在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任杭州太守。他在任内,多次主持杭州的水利建设。“坐陈三策本人谋,惟留一诺待我画”。诗句记述的是他在杭州复修六井、疏浚茅山河和盐桥河、整治西湖以及开钱塘江石门四件事。前三件均完成,唯第四件由于调任,未能实施。
复修六井,解决杭州居民用水。杭州于隋代建市,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但由于濒临大海,“其水苦恶”,给人民生活与城市发展带来很大不便。唐代宗大历年间(公元766?79年)杭州刺史李泌开凿了六井(六井:小方井、白龟池、方井、金牛池、相国井和西井,均居今杭州城西部沿西湖一带。)。“穴平地以为凹池,取诸西湖而注之,此使然之井也。其功大,其费多,其利民也博”。这些井,也就是大小不等的地下蓄水池,引西湖水经暗管注入。唐穆宋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大诗人白居易任刺史,浚治六井,民赖其汲。宋仁宗时(公元1023?063年),沈遘任知州,也曾疏治六井,并增凿了沈公井。当苏轼通判杭州时,沈公井已不能用,“六井亦几于废”,市民叫苦不迭。于是,关心“民间疾苦”的苏轼,便与太守陈襄组织市民重新整修了六井,终于解决了城市的饮用水问题。翌年,江浙一带大旱,水贵如油。而杭州居民却免除了久旱缺水之苦,全城人“汲水皆诵佛”,感戴苏轼办了一件大好事。十五年后,他出任太守第二次来到杭州时,发现用竹管引水需要经常更换,且不易维修,以致井水短缺而水价昂贵,于是又将引水竹管一律改为瓦筒,并以石槽围裹,使“底盖坚厚。锢捍周密,水既足用,永无坏理”。同时还开辟新井,扩大供水范围,使得“西湖甘水殆遍全城”。
茅山河和盐桥河是杭州城内的两条大河,北连南北大运河而入钱塘江。由于江水与河水相混,自北宋天禧(公元1017?021年)以来,江潮挟带的大量泥沙常常倒灌淤积到河内,殃及市内稠密的居民区,“房廊居舍,作践狼籍,园囿隙地,例成丘阜”。每隔三五年就得开浚一次,既有碍航运,又费人力物力,“居民患厌”。况且,往年浚河挖出的淤泥一经大雨,复冲入河中,又使“漕河失利”。苏轼“率僚吏躬亲验视”,了解到两河淤塞,在于堰闸废坏。于是,他果断地调集捍江兵和厢军一千人,用半年时间,修浚城中的这两条河。接着,他又组织军民在串联两河的支流上加修一闸,使江潮先入茅山河,待潮平水清后,再开闸,放清水入盐桥河,以保证城内这条主航道不致淤塞。茅山河定时开浚,起到沉沙池的作用。自此“江潮不复入市”,免除了泥沙淤积之害。加上又在涌金门设堰引西湖水补给,较科学地完善了杭州城的水利系统。
今日西湖被誉为“人间天堂”,也是与苏轼的整治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