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不是苏轼酒后的醉草狂言,也不是迁客骚人的消极情愫,而恰恰人生就应该是一场梦。下面是有,欢迎参阅。
:红楼遗梦
带上对《红楼梦》浅薄的理解,我来到了图书馆,关于《红楼梦》的解读和品析书有好多,如饥似渴地,我疯狂地阅读著,希望可以带给我一些实在的理解。只是读过之后,我有些后悔了……在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我也失去了一些,或者甚至更多。
我并不是想要否定红学的博大精深,而且也承认红楼梦中所包含的各种层面的丰富的财富。只是在对红楼梦中的人物进行横纵的解剖之后,心里那种特有的也许带着个人色彩的感觉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取而代之的是在某一个时代背景下带着某种印记的人群……我在想,为什么作为读者我们不可以简单一点呢?简单地去欣赏林黛玉的孤高自傲、诗情满怀;简单地去喜欢薛宝钗的圆润处事,谨小慎微;简单地去品读王熙凤的泼辣豪放……就这样,做一个只属于自己的读者。
其实我更愿意这样去换位理解,也许如今的社会便是另外一部正在上演的红楼梦,有的是生活的快节奏,没有那份本该有的人情暖热;有的是那样一份纸醉金迷,没有那份淡泊宁静;有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猜忌和冷漠,计算机网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触及的距离却隔远了人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一道又一道的心墙高高地筑起,越垒越高越加越厚……我们甚至忘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怎样一个纯粹的情怀,我们也忘记了“举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份心心相惜的思念,甚至都忙得来不及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只是忙碌著,奔波著,带着那个为了生活的理由。
所以我们可以无视被车碾过的那个垂危的生命,可以忽视倒在身边的老人,可以不理睬所谓的与己无关的一切,因为我们忙着赶路,一直在埋头赶路……
说起那些主人公们,首先想到的不外乎是那位眼神忧伤,心思敏感细腻却又孤高自傲的黛玉了。我想,当今现实生活中的林黛玉应该是一个生活的批判者,她是一个被生活揉捏过的角色,不,确切地说,每一个人都是被生活揉捏过的角色,只是林黛玉清醒于这份外在的阻力,明白那一份无奈。
只能带着不甘默默地承受着。在红楼中看黛玉葬花的时候,我居然落泪了,莫名地忧伤吞噬者我,那一份莫名地同情,我自己也不知道这是对谁而萌生的,也许是对她,也许是对自己。在外部生活框架的束缚下,面对那些急切地憧憬著却遥不可及的东西,无奈中,我们能有的也许就只能是那一双紧蹙的眉头了吧。黛玉的死也许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复杂,只是被那份无法平衡的无奈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她是被现实一步一步推向那里的,一个不愿屈从的结果。
我爱林黛玉,简单地,只是因为她始终坚持着。
再者是宝钗,我想现实生活中的薛宝钗应该是一个生活型的女人,有着那份圆润处事和谨小慎微的处世态度,她有着林黛玉那般敏锐的眼光,但是她更多地选择了适从。无疑,她是现实生活的胜利者,她有她的机智灵敏、察言观色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其实,貌似幸运地她并不幸运,除了那段与贾宝玉没有结果的婚姻外,她又何尝不是寄人于篱下,只是另外一种形式而已。
我爱薛宝钗,简单地,只是因为那份淡然与圆润。
我想,在《红楼梦》中,除了宝黛钗三个倍受关注的角色外,还有一个叫做王熙凤的女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情形留给了我深刻的印象。在我的印象中王熙凤是生活的佼佼者,暂且撇开她那悲惨的***,在一个偌大的家族中,一个女人要立住脚跟已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还要做到呼风唤雨,运筹帷幄。我喜欢王熙凤那一份管理者的魄力与胆识。也许有人会以为,这个女人太过于凶狠,太过于残忍,其实,也就恰恰因为是这份心狠才使她的地位得以巩固。不然,在一个男尊女卑的世界里怎么会出现这样一号人物呢?
若一定要我从红楼梦中选出一个我最欣赏的人的话,我想这个人会是王熙凤,有人说她的人生失败了,但是我却认为她的人生是成功的,无论如何,她至少为自己活过一回,私心也好、毒辣也罢,她至少真真切切地活过了。为身为女人的自己作了一回主。而这个权力,在如今的这个红楼中又有多少人能有这份能力和胆识魄力呢?
说真的,想学学王熙凤为自己活一回的勇气和魄力。
除了这几个人以外,在我的脑海中,还有这样一个身影,她没有林黛玉的才气满怀,没有贾宝钗的圆润机智,也没有王熙凤的豪放不羁。甚至她都只能算是一个配角,没有锦衣玉食,但是在一套粗麻布的衣服里却包裹着一颗炽热的心。没有错,她就是刘姥姥。我依旧清晰地记得在贾家败落后,她卖掉自己的房子与田地去赎王熙凤的女儿巧姐的情形。喜欢她那缕不贫穷的灵魂。这一缕,也许就是冷漠世界的独存的的那份温存吧!
我不懂红楼,无论是现在的,还是书中的。
:红楼吟
红楼梦中记痴诳,清史成灰吹不了,为伊憔悴辈辈赏,世人凡俗怎明了,清风明月轮回错,满纸荒唐借罗帕。红楼群芳多妩媚,琴棋书画自精通,才华横溢众人羡,娇羞欲滴君子望,桃花粉面诗意飘,抚琴低诉难浮躁,细月笑眉攒千度,潇湘院内仙子笑,看似欣喜心暗伤,冷月敲窗孤影藏,命运殊途未曾想。
千年回眸故人到,弱水三千取一瓢,佳期未至梦难了,葬花低泣怨声长,俗事门魅爱剪碎,新愁旧恨何处放,残风徐徐舞凄凉,岂料锦囊收艳骨,寂寞林壤堆花冢,红颜薄命魂飘零,赤条来去无牵挂,美眷痛失比翼鸟。
官场风云几潮汐,繁华总是梦一场,曲终人散各自保,荒野惆怅步寂寥,尘缘随风心恨谁,肠断泪浊夜悲凉,参读佛语悟今生,看破红尘守清灯,轻付笑谈多情扰。
红楼余味在人心,是非浅淡自思量,携手佳人惜此时,新世传写另红楼。
:梦回红楼品潇湘
蓦然回首,已沉睡了千百年的潇湘之竹,被你的纤纤玉指点醒。悄怆幽邃、不可久居的潇湘馆,却成了你的起卧之地。泪洒斑竹,谱写了古代浩 *** 子斗争之歌,用纤弱的笔触,挥下了千古绝悲的: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用姣瘦的身躯掀开了向封建社会挑战的第一页,用娇残的面容面对着贾府各个无能之辈……
本是一身轻,却被那金玉良缘忧扰半生,在这个风流贾府里,你苦苦寻觅,只为找到一同下凡的玉石,携手***生,不止为儿女情,还有知己的味道。谁知,天不遂人愿,一个掉包计,使紫鹃捧著的痰盒悄然滑落,使怡红院灯火通明,使贾府忘记了还有一个傲骨清高的林妹妹。幽冷的潇湘馆外,萧索的斑竹在怒吼的寒风中瑟瑟。怡红院里,宝玉盖头下的美女,不是朝思暮想的林妹妹,而是贾府长辈们愿意的宝姐姐……。
这时,黛玉却在床上挣扎痛苦,像掉进了一个黑色的深渊,手指胡乱的扯著被子,叫道:“宝玉,宝玉,你好——”,顿时,一缕幽魂散夜中……。
更可悲的是,此时,宝玉掀起了宝钗的盖头……。
真是: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画满楼。
本书原名《石头记》,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线索,描述了古代封建社会的各种卑劣丑陋现象。以贾府为典例,描写了古代达官贵人的丑恶嘴脸和寄生般的生活。其中的薛蟠好色成性,与贾府各个纨绔子弟吃喝嫖赌,游手好闲。对于这一切,贾府的长辈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们也如此丑恶 *** 。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金陵十二钗了,个个美如天仙,才华横溢,但她们也逃脱不了最悲惨的命运:秦可卿病痛而死;妙语被人掳了去;元春在皇宫暴病而死,却不知原因;探春出家为尼;黛玉思念而亡;宝钗刚出嫁就守寡;凤姐落了个“反而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这雄伟的贾府大楼豁剌剌的倒下了,在众人的唾骂声中沉没,无声无息。
对此,我只有叹息一声。真的过尽繁华空莫是啊。人在世,真的不能贪图太多,不然也会落得贾府众人的下场。 看过的人还: